第(1/3)頁 周家母女有心囤貨, 等到9月份賣,她們都耐得下性子。 因為現在豬油渣的生意好啊。從7月中旬開始, 她們每天能夠賣掉1500斤豬油渣,加上知了猴,一天進賬可以高達1800塊錢。 周高氏都忍不住膨脹了,感覺那18萬的債務根本不算什么。不就是100天的買賣嘛,算下來還不到4個月呢。 然而她們不急,有人急呀。 被單廠的侯廠長就找上門來了,開門見山就問:“周老板,你被單賣完了嗎?要是銷售不順利,不如我來找門路賣吧。” 周秋萍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一本正經地拒絕:“那可不成, 既然我答應給你們賣了,那就得言而有信。你放心,我已經托關系找到門路,賣掉一部分貨了。” 她拿出新辦的存折,笑瞇瞇地指給侯廠長看,“這是剛拿到的貨款,2萬塊。侯廠長, 你先拿回去給大家結工資, 絕對不耽誤工人家的孩子上學。” 侯東平一噎, 他哪里是沖著這三瓜兩棗來的。 他是因為先前省城的客戶找上他家門,開口要貨, 還放話價錢隨便他開,他才猛然發現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原本各家滯銷的產品都成了香餑餑。不管是生產什么的,都有人上門要貨。 可惜他的貨都已經清倉了, 還是三文不值兩文跳樓大甩賣。現在他哪有貨給人啊? 他不甘心,所以才叭叭地找上周秋萍,希望有機會能撿漏。 可惜這女老師說話滴水不漏,根本不給他伸手的機會。 “侯廠長的心意我領了。你放心,對方都答應好了,8月底貨款全部結清。剩下的16萬,我肯定一分不少的交到你手上。來,咱們重新寫個欠條吧,這2萬塊錢你拿走。” 侯東平嘴巴張了張,到底找不出話回,只能悻悻地重新寫收條欠條,簽字畫押。 最后走的時候,他還不甘心地回頭,試圖挽回:“要是貨不好賣,你可千萬別勉強。周老師,我好歹開了這么長時間的廠,總有些銷售門路的。” 周秋萍笑容滿面,嘴上敷衍:“一定一定。可惜你們廠不開了,不然我還跟給你們長長久久的做生意呢。” 待到把人送出校園,周高氏看著人走遠了,才狠狠地啐了一口:“呸!不要臉的東西。先頭把人當傻子,曉得被單不好賣,還硬塞給你這么多貨。哦,現在情況不對了,還想回來摘桃子,想的美哦!” 青青聽了外婆的話,立刻強調:“我要吃桃子,吃水蜜桃!” 周高氏一把抱起了大外孫女兒,難得不嫌棄她嘴饞,豪氣地答應:“好,咱們馬上去買水蜜桃。” 夜市攤子上,各種瓜果可不少,都新鮮的很。有錢就能買。 等到洗漱完畢,祖孫三代重新躺回床上,周高氏還野心勃勃:“我看你不要急,再壓一壓,等9月份再賣。大不了8月份掙的錢我們也給他,前前后后加起來,也要10萬了。反正秀琴已經給我們找了房子,七夕節人家就出國了。到時候我們把東西搬過去就是了。” 周秋萍心花怒放,阿媽沒再說趕緊回老家的話,阿媽主動要留在城里,繼續做生意。 所以說什么老輩人鄉土觀念重,城里再好都沒鄉下香的鬼話。 你讓老人在城里無所事事,找不到自己的社會存在價值。她當然想回到自己熟悉的家鄉。 可要是老人在城里過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的,他們干嘛不能開啟人生新篇章?據說肯德基的創始人可是80歲才創業的。阿媽才50呢,年輕的很。 周秋萍倒是想重重地點頭,百分百地支持阿媽的決定。只不過凡事過猶不及,既然答應8月底就把貨款全部結給人家,那他在拖欠,說不定會橫生枝節。 財帛動人心,1988年的社會治安,當真談不上多好。而能在這個時代開這么長時間工廠的人,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關系。 他之所以還客客氣氣的,一方面是20萬清理了倉庫的存貨,他沒真的虧本。另一方面,估計跟他誤以為周秋萍是衛校老師有關。 端公家飯碗的人不好惹。即便不是領導,那這個人家里也基本都是公家飯碗圈子里的。一旦得罪他們,麻煩的事情多了去。 再說這么多被單放在學校里,萬一馮三強跑過來呢?這人壞的流膿,卻絕對談不上蠢,對占便宜軟飯硬吃無師自通。到時候18萬的欠條不僅沒辦法嚇得他趕緊簽下離婚協議書,他反而會先搶被單。 畢竟18萬的欠條又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為什么有這張欠條?又是欠了誰的錢?18萬啊,又不是18塊。放眼全國,能有資格欠下18萬的,那也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馮三強只要拿著欠條去找侯東平一對質就一清三楚。 而只要這人跑去找侯東平露臉鬧事,那便意味著源源不斷的麻煩。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時代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侯東平絕對不會替她在馮三強面前隱瞞雙方交易的細節。到時候,2萬塊錢定金的事瞞不住馮三強了,而她不是衛校老師的事也糊弄不了侯東平了。 麻煩,太麻煩。 只有把東西換成錢,存進銀行,藏起存單,才能瞞天過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