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元1692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委任布朗史維希-呂訥堡公爵為第9位世襲選帝侯,是為漢諾威選帝侯。 此舉,是為了嘉獎后者在“大土耳其戰爭”期間,也就是歐洲各國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的特殊貢獻;另外,也是為增加哈布斯堡王室成員當選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勝算機會。以后,布朗史維希-呂訥堡公爵及其后代便以封國為姓,改姓漢諾威。 自此,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成為不倫瑞克-呂訥堡選侯國,因為首都在漢諾威,所以又稱漢諾威選侯國。 1698年,恩斯特·奧古斯都逝世,其子格奧爾格·路德維希成為漢諾威選帝侯。 1714年,英國女王安妮無嗣而終,由她的表哥格奧爾格·路德維希繼承英國王位,成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以后,漢諾威與英國共同推戴一個君主,漢諾威和大不列顛以及愛爾蘭結成“共主邦聯”,至于漢諾威公國順理成章的成為英王在歐洲大陸的領地。 1719年,瑞典因為在大北方戰爭失利,被迫將不萊梅-瓦爾登公國割讓給漢諾威。 在1756年到1763年的七年戰爭期間,為了防止法國入侵漢諾威,英國與普魯士結成同盟,共同抗擊法國。1757年法軍占領漢諾威,但不久被英普聯軍擊退。 總的來說,因為英國君主無嗣而終,使得漢諾威君主成為英王,繼而讓英國與漢諾威組成共主邦聯。英國因為漢諾威多次介入歐洲事務,成為英國在歐洲大陸的負擔與“軟肋”。 去年的時候,安德魯一直幻想著能“多快好省”,橫空出世的搞一批威力強大的蒸汽鐵甲艦隊,在英吉利海峽全殲英國本土海軍,繼而成功登陸不列顛島,并最終迫使英國人投降。 然而,科技樹的攀登并非那么簡單。雖然富爾頓的螺旋槳式蒸汽船已不在隨隨便便的沉入河底,還能在內河上跑上一段。然而汽輪機的工作效能與安全性不高,故障太多,基本上每30分鐘就要停船檢修一遍,不然整個蒸汽機就會報廢。 依照這樣的研發速度,安德魯估計等到成建制的蒸汽鐵甲艦隊,成功運用于大規模的海戰中,至少需15到20年的時間,或許更長。 盡管穿越者一直盡其所能,引導法國科學家與工程師行進于,另一時空已充分驗證的正確道路上。但他只知道大概,卻不懂得細節。 以高壓蒸汽機為例,必須解決好動力燃料、圓柱體鍋爐的質量與密封性問題,還有水處理不良、多用途安全閥、連桿齒輪等,大大小小上百個細節,需要研發與進一步的完善。 事實上,安德魯倒是可以等。 作為穿越者,他深知自己屬于那種“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引路人身份,想要心目中的各種科技成果落地,只能依靠與自己相隔了兩百年境界的,18世紀末的科學家與工程師。 所以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然而,法蘭西和她的人民卻不愿意等,尤其是在巴黎,那些共和派議員在得知英國的海軍艦隊,正協助貴族流亡軍于布列塔尼半島登陸后,一個個在會議大廳里拍案而起,義憤填膺。 現如今,那些暗中串聯的君主主義者,只能偃旗息鼓,夾起尾巴躲在暗中,不敢再要求國民公會,調查安德魯在鎮壓“牧月暴動”期間,對巴黎“西區群眾”的野蠻侵犯。因為憤怒異常的巴黎愛國市民,會將這些與英國人勾結起來的“叛國者”,投入塞納河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