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依照安德魯對國民公會代表所宣稱的,頒布這部《1795年宅地法》的目的,就是要2800萬法國民眾享受大革-命帶來的福利。 每個成年人只需與政-府簽下一份神圣的契約,都可以在圣路易斯安娜地區享受一片多達100公頃的土地。連續耕種或是居住五年,但實際只需3年左右,上述國有土地就將變成私人領地。 為此,救國委員會的職責中除軍事(陸海空軍)與外交兩項主要職權外,其管轄范圍又增加了一項海外殖民地。其后,在安德魯的主持下,救國委員會還將繼續增加權柄。 最初的時候,曾有不少議員擔心圣路易斯安娜的“土地大派送”,勢必會引發法國本土的移民浪潮,導致國內人口增長受到影響,但安德魯當即斷言,上述擔心純屬“杞人憂天”。 穿越者深知法國人對故土的眷戀,與東方華夏人頗為類似,尤其是那些因循守舊的農村天主教徒,習慣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輩子都沒走出過離家15千米的范圍。 盡管安德魯竭力鼓吹向“新世界移民”,但隨后的20年內,人口已超過4800萬的法國,僅有45萬民眾主動申請移民(而非被迫流放)到圣路易斯安娜,這其中的新教徒就占據了一半的份額。 好在巴黎政-府在安德魯的積極倡議下,各級司法部門已習慣將國內的各種罪犯(含政治犯),流放到北美洲。 截止1815年為止,法屬殖民地接收了差不多20萬流放者及其家眷,而他們的大多數沒能返回法國,永遠留在這片“新世界”。 反倒是萊茵河對岸,來自神圣羅馬帝國境內的德意志各邦國的貧窮民眾,對于法屬新世界的那種只要宣誓成為法蘭西公民,就能免費獲得大量土地的做法,非常感興趣。 以至于,從1795年到1815年的20年間,歐洲前往圣路易斯安娜的120萬移民中,那些站在紅白藍三色旗下,宣誓效忠的歸化德國人就占了35萬之多。 其他的20萬歐洲各國移民,還包括有希臘人、瑞典人、西班牙人、愛爾蘭人、波蘭人、俄國人、意大利人、丹麥人與挪威人。 在是否引進黑人到殖民地的問題上,安德魯最初與其他救國委員會的同僚一樣,持反對意見。 只是考慮到野心勃勃的美國人對圣路易斯安娜的吞并之心,隨即接受了一名來自瓜德羅普殖民地代表的建議,補充了《1795年宅地法》部分條款,其中規定: 對于來自北美13州的逃亡黑人,在保證其人身自由的基礎上,將賦予一部分的公民權。必須等到黑人服完3年兵役,或是連續勞作5年時間,才擁有殖民地地區的完整公民權。 此外,那些通過不同途徑,在法國殖民地農莊“生活”的黑人奴隸,需要連續勞作5年后,才可以恢復自由之身,但無公民權。此后,上述黑人必須借助服3年兵役,或許是繼續勞作5年,這些黑人才能獲得一片屬于自己的自由土地。 需要說明的,“所謂的不同途徑”,指的是借助西班牙、德意志諸侯,或其他友好國家的商人,將部分黑奴引入北美殖民地莊園的做法。那是救國委員會與安德魯,一直認定法國商人直接參與黑奴貿易,屬于非法行為。 而所謂的“黑人的公民權”僅限于圣路易斯安娜、圣多明各、瓜德羅普、圭亞那等法屬殖民地。但在法國本土,依然拒絕承認這種殖民地的公民權,各項權益都受到嚴格限制。 事實上,安德魯主導的巴黎政-府,自始至終都嚴格控制進入法國本土的黑人數量,每年的簽證都不準超過三百人,基本上屬于經商和求學,以及少量回巴黎述職的殖民地黑人官員。 黑人將軍仲馬曾對此表達過公開抗議,但前者話音剛落,就被執政官安德魯一腳踢到圣路易斯安娜,擔當蒙塞將軍的副手。毫無疑問,穿越者不希望在巴黎看到無法無天的“黑叔叔”。 促使巴黎政策忽然轉變的,源自圣多明各的黑人起義軍領袖,下令屠殺了一處定居點的三百名西班牙白人,包括不少的老弱婦孺。這一事件在有心人的鼓動與宣傳下,促使國民公會的風向也隨即發生了轉變。 這一期間,身為八位執政官之一安德魯,只是與其他同僚那般,站在一旁冷眼旁觀,拒絕加以干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