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我見青山多料峭 第三十六章 橋邊折柳去-《封-劍》


    第(2/3)頁

    武陵城中有兩條縱貫全城的主路,十分寬敞,可供八輛軺車并肩同行,但即便這樣,路上行人走得并不順暢。主要是路邊的小攤小販們,占了不少地方,都想趁著這春潮賺些辛苦錢,十分賣力地吆喝著,兜售著各式各樣的小玩意。

    何萬千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不過并未多加治理,反而大加鼓勵百姓從商,趁這來往旅人熙攘之際,好好賺一筆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身為這方山水的父母官,自然不愿百姓窮苦,甚至還曾帶頭在大街上擺過攤,不過賣的都是他賞那幾房太太的錦衣綢緞,賤賣出去收回來的錢,十不足一。

    林旦一路向東行,走了好半天才到城東門。一路上這些攤販賣的小玩意直讓林旦看花了眼,有賣各類光亮首飾的,全都冠以武陵之名,叫什么武陵金釵,武陵云紋玉鐲一類的,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還有一些孩童最喜愛的玩具,像是燕子狀的風箏,還有一些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泥人兒。

    雖然林旦早已過了玩這些小玩意的年紀,趙清毓也在他小時候拿木頭給他做過一些小木人,陪他玩攻城略地的游戲,但林旦還是求著唐薈給他買了一整套威風八面的插戟掛槍的小泥人,以及一只外層鎏金都有些磨破,看得見里面白色心子的武陵金簪。送給師傅趙清毓的。

    而東門外便是一道風雨橋傍青山綠水,橋邊亭亭長有柳樹數棵,垂下的柳枝隨風飄蕩,更有無數柳絮在春風中起舞。

    武陵郡不止盛產山桃花樹,城外周邊一圈還種滿了楊柳樹。

    不得不說,林旦這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柳樹,但卻一眼認了出來。

    春日也是柳絮紛飛的季節。

    傳聞揚州有一家謝姓名門大戶,一冬日雪景下,家中長輩讓兩個歲數相近的子女就著漫天白雪寫詩。其中的才女謝道之說出了“未若柳絮因風起”這一名句,在場眾人皆以為絕妙,而她的弟弟謝良則是道出一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惹得在場賞雪的眾人貽笑大方。

    但這故事流傳到后世時,似乎越來越多人在替謝良“平反”,覺得這“撒鹽”未必不好,“柳絮”又并非絕妙。

    某年冬日趙清毓跟小林旦聊起這個典故時,因為青白山上多寒冷,柳樹難尋,有的多是挺拔的針松,林旦從未見過楊柳依依的景色,更不用說什么“柳絮因風起”。

    彼時還小的林旦抓起腳邊的一把雪,灑在空中,盯了好一會才噘著嘴向師傅趙清毓抱怨著說道:“什么嘛,雪就是雪呀,沒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為什么要拿別的東西來比對?”

    趙清毓摸了摸小林旦的頭,寵溺地說道:“你當然是不可替代的啦,師傅什么時候拿別的東西來形容過你?”

    小林旦嬉笑著直往趙清毓懷中鉆去,逗得她也樂開懷。

    不過這段記憶的諸多細節,林旦早已記不得了,只是還對這兩句詩有所印象。尤其是在他此時站在一排柳樹旁,看著眼前漫天飛舞的白絮,不自覺地就想到“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詩。

    這才覺得其中有諸多不可言的妙處。

    橋邊一羽扇綸巾,白衣長袍模樣的年輕男子背靠一顆垂柳,看著年紀比林旦大不了多少,手中捏著厚厚一沓黃紙,遠遠能瞧見紙上滿滿當當的墨跡。

    林旦還以為這人與城內那些小販一樣,只不過賣東西賣到了這城外風雨橋邊來。

    但不一樣的是,這人既不吆喝著招攬顧客,也不鋪排將要售賣墨寶,只是緊緊捏著手中黃紙,在橋口來回踱步,與其說是在販賣文筆,不如說是在等候某人。

    林旦帶著唐薈湊到他跟前,開口向這書生模樣的人問道:“你是在賣文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收藏| 抚远县| 洞头县| 乐东| 彩票| 新田县| 无棣县| 石柱| 依安县| 珲春市| 堆龙德庆县| 台东市| 天台县| 阿克陶县| 兴业县| 孝义市| 孝感市| 库尔勒市| 马山县| 陇西县| 五寨县| 垦利县| 安仁县| 敦煌市| 巴青县| 银川市| 夹江县| 常山县| 永嘉县| 临邑县| 乐昌市| 绥阳县| 定南县| 齐河县| 朔州市| 延庆县| 峨眉山市| 桂平市| 芜湖市|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