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白夜國提親-《霜雪照曦言》
第(1/3)頁
一個月后,烏海城內的中原商隊果然開始有所增加,只是增加得并不十分明顯。
不過接下來的幾個月,城內的中原商隊變得越來越多,而這些商隊其中一部分果然與孫立昌合伙做起了向中原販賣湖鹽的生意。
隨著商隊的增加,邵曦發現驛館周圍的密探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了,邵曦知道那些烏海國的密探開始忙不過來了。
這些進入烏海國的商隊勢必引起了麥吉德的關注,所以他一定會派遣更多的密探來跟蹤、監視這些商隊。
而這些進城的商隊又常常會有一些讓人覺得反常或是無法理解的舉動。
比如有些商隊會分批前往烏海邊,而不是一次性將孫立昌他們在烏海邊采集的湖鹽取走。
這就會讓人覺得很可疑了。
既然是前來販鹽,為何要分批取走呢?難道是這些湖鹽中被夾帶了些什么其他東西嗎?
還有一些商隊在將從中原帶來的貨品賣掉之后,就這么留在烏海城內,商隊的成員早出晚歸,看上去無所事事。
他們既不采購當地的特產,也不動身返回中原,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做生意的。
所有這些反常的舉動都會引起密探的注意,自然也就要加派人手對其進行監視和跟蹤。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那些烏海國的密探每日都疲于奔命,根本分不清誰才是最可疑的,這倒是給邵曦減輕了不少壓力。
邵曦知道,前來烏海城的這些商隊鬧出這么多的花樣,就是為了引起麥吉德的注意,現在看起來效果正如自己預期的一般。
想必此時沒有進入烏海城的中原商隊也正在源源不斷地趕往金屋山。
為了保密起見,當初付彪臨走時,邵曦曾經囑咐過他,如果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盡量不要主動與自己聯系。
傳遞消息的過程就難免會有走漏消息的可能,所以付彪帶著奈比海留在金屋山的牛角谷,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盡可能地少與外界聯系。
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可以通過特定的信使將消息傳回烏海城內。
最近邵曦收到了來自付彪的消息,付彪將金屋山那邊的大致情況做了簡單的匯報。
作為曾經上過戰場行軍打仗之人,付彪對于隱藏行跡倒是頗有心得,如今他將當年在戰場上的經驗也都用在了金屋山。
他安排取寶的隊伍和過路的商隊晝伏夜出,在白天的時候盡可能保證金屋山一帶和牛角谷處于一種平靜的狀態,所有行動只在夜里進行。
那些財寶的搬運、裝車和運輸必須在每日天亮前完成,當商隊離開牛角谷后會派人迅速將所有車馬留下的印跡全部消除,保證不留下任何痕跡。
如此一來,就算是有其他的商隊打此路過,也不會察覺出有任何的異樣。
而且如今中原前來運寶的商隊已經形成了規模,每日都有返程的商隊從金屋山路過。
這也就是說,牛角谷內的寶藏每日都會有至少一支商隊運往中原,雖然效率依然顯得不是很高,但已經形成了源源不斷之勢。
隨著之后商隊的增加,運力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運送這些財寶的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
邵曦看著付彪托人送來的密信,摸著下巴計算著大概的時間。
按照現在這個速度,想要將金屋山里的那筆財寶全部運回中原,至少還需要一年之久。
自己打從樓蘭國返回烏海國之后,已經過去了足足七個多月,如今已經是夏天了。
雖然烏海邊孫立昌那里一切都還進行得十分順利,有意無意露出來的那些金銀器皿也的確是將麥吉德的視線牢牢地吸引在烏海邊。
但按照眼下這個進度,豈不是要搞到來年的夏天才能完成此事?
自己當初跟蕭常毅請了這個長假,從離開京都大梁到如今已經超過一年半的時間了,再這么耗下去,等自己返回中原之時已是三年之后。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可說短也不短,誰知道在這三年里中原和朝堂里會發生什么變化?
再說了,當初自己留在烏海城的借口是要在烏海國進行游歷,并要組建商隊在西域做生意。
如今自己已經在這烏海城待了七個多月,再不離開似乎就顯得有些不太合理了。
雖然麥吉德明知道自己留在烏海城的目的,也知道烏海邊那一大幫子日夜忙活的人與自己肯定是有關系的,但是當初自己說過的話,總不能打自己的臉吧?
若還是賴在烏海城不走的話,一旦麥吉德問起來,恐怕自己也不太好解釋了。
所以邵曦必須要給自己找點事情來做,而且這件事也必須是讓麥吉德能夠接受和認可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