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個餿主意-《霜雪照曦言》
第(1/3)頁
依然是在御書房外遇到了曹公公,依然是曹公公進去通報,當邵曦進入御書房看到蕭常毅的時候,只見蕭常毅正坐在御案之后看著手中的一個折子,臉色并不好看,似乎是那折子上的內容讓他有些惱怒。
行禮參見之后,邵曦用試探的語氣向蕭常毅問道:“圣上似乎有些不悅,不知可是因為剛剛手中的那道折子?微臣可有能替圣上分憂之處?”
蕭常毅瞧了邵曦一眼,邵曦的機靈勁兒倒是挺讓他欣賞的。
雖然身為帝王總是說希望下面的臣子不要老是裝模作樣地恭維奉承,但實際上誰不愿意多聽些好話?誰又不喜歡說話做事都能合自己心意的人呢?
說起來剛剛邵曦是不應該向自己打聽這些事情的,可偏偏最后邵曦說了句想替自己分憂,這的確是讓蕭常毅感到很受用。
一般的臣子都怕惹麻煩,若不是肥差都巴不得把事情推給別人去做,而邵曦卻是主動想要為自己分憂,這在蕭常毅看來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倒也不是什么不能講與你聽的事情,剛剛朕看的是戶部遞上來的折子,這些年我朝與東穆國時有戰事發生,雖不似從前那般激烈,但也是摩擦不斷,現在看起來十年之內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所以朕便命工部同余州海安郡一同主持打造海上戰船之事。
“你也知道,這天下九州有四州臨海,東邊是東穆國的齊、臨二州,南邊是南趙國的博州,而我朝唯一臨海的只有東南的余州,將來戰事一起,除了在這陸上的兵馬交戰之外,海路交鋒也必然發生。
“所以朕打算在十年之內讓工部和余州的海安郡再打造百艘戰船以備戰時之用,可是這戶部尚書虞吉卻給朕上了道折子向朕哭窮,說是近些年來招募兵士,購買戰馬,再加上鬧過兩次大災,可調撥的銀兩嚴重不足,主張造船之事再壓上兩年。
“可看眼下的形勢,與東穆國的大戰遲早必會發生,若是再將造船之事壓上兩年,戰事一起臨時打造戰船還如何來得及?可是這虞吉在折子中又言之鑿鑿,朕正惱火他辦事不力卻又不好責怪于他。
“這錢糧之事他比朕更清楚,他若說此事不可行,朕實在找不到什么理由來反駁他,可此事實在是不能再拖了,朕剛剛命人前去宣他來見朕,想看看他究竟如何解釋?”
邵曦一邊聽,一邊點著頭,事情的大概情況他已經聽明白了,蕭常毅的意思他也領會到了。
現在明顯是蕭常毅這個皇帝想要擴充海上軍備,而在此事上戶部撈不到什么油水,于是便存心想在這件事情上使絆子。
講白了,還是虞吉想維護他自己的個人利益。
六部之間本應是相互扶持,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
可往往各部司的官員之間卻做不到相互扶持,倒是把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權力用到了極致,繼而有些官員之間竟然發展成了相互勾結的關系。
這其中戶部應該是最吃香的,也是大家最不愿意得罪的,只因他們手中掌握著天下的錢糧,各部司的開銷全都捏在戶部的手中。
所以當朝中各部司需要調撥銀錢之時,除了要上奏給蕭常毅,還要與戶部打好招呼,能拿到多少基本上主動權都在戶部的手里。
也正因此,戶部成了尚書省六部中油水最多的一個部司,因為不管誰找戶部調撥銀錢都少不得要給戶部些好處,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回扣。
而此次蕭常毅張羅要工部和海安郡打造戰船,調撥的銀款都是蕭常毅親自下旨,也就是專款專用。
這么一來用多少錢造多少船都是在蕭常毅的掌握之中,他戶部尚書虞吉非但不能從工部和海安郡那里拿到好處,反而因為大筆銀錢調撥出去打造戰船而造成國庫中銀額的縮減。
因此將來可調撥給其他各部司的銀錢數額必定會大幅減少,那么他能吃到的回扣也就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