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擴軍容易養兵難,如今我們來了嶺南,對嶺南的窮困潦倒有了新的認知,如此稅賦不能養活目前的官員和兵馬的前提下,母妃準備拿什么來養兵?” 想到目前嶺南的狀況,李承睦都焦頭爛額,更不用說王府的兩個當家人了。 夏婧頷首:“你考慮的正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想要解決嶺南各項問題,其根本就是錢財的問題,只要我們解決了錢財的問題,其他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李承睦心累的嘆了口氣,這事說來容易,真正難解決還是錢財,“如果嶺南有荊州那么繁華該多好,讓袁如江坐在荊州刺史的位置上真是便宜他了。” 夏婧失笑:“嶺南有荊州繁華,朝廷就不會把它作為你父王的封地了。” 嶺南的賦稅少的可憐,朝廷賦稅收不上去幾個錢,每年還要撥一筆款項出來給嶺南養兵。 如此倒貼錢的邊境之州才輪得到謙王。 最主要的是還朝廷養兵的重點還是放在了北方,北方民族民風彪悍,野性難馴,時常進犯邊境,給朝廷的危機感十足。 南方都是一些幾千上萬人的小部落,即使進犯邊境也只是小打小鬧,朝廷能重視才怪! 剛說到袁如江,夏婧鄭重其事的提醒道:“袁如江此人,是不可小覷的一方掌權者,荊州轄區坐擁中原腹地與華南等地,這片區域氣候適宜,絕大多數地域地勢平坦,是糧食高產區,說它是天下糧倉也一點不為過。 如果以后天下大亂,那他就是雄霸一方的諸侯,也會成為我們的勁敵。” 當然目前嶺南還引不起他的興趣! 李承睦注意到夏婧緊皺的眉頭,笑著安慰道:“嶺南地域也很廣,目前是處于劣勢,但兒子相信您和父王,嶺南在您和父王的治理下,過個幾年它一樣會騰飛。” 夏婧聽了他的話,心情一松,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你倒是自信的很。” 李承睦跟著笑了起來,說起天下局勢,他一直很好奇的一點是,“母妃,您說皇帝還有機會將朝廷搬回京畿嗎?” 夏婧整理一下袖口,靠在榻上,望著車窗外的萬里無云的天空,悵然的嘆息一聲,“這事,是何等的艱難!” 不說京畿還駐扎著北狄兵馬,就算北狄退回草原,他們這些野蠻人撤退時,焉知他們會不會毀了京城。 如果京城被毀,朝廷往回遷住哪? 京城重建,天下百廢待新.各處都要錢,朝廷哪來的錢財用于建設? 現實很殘酷,朝廷遷回京城的機率渺茫,就算要遷回,也是在多年之后,等朝廷財力武力都達到了最高峰值才有可能。 沒錢一切都是虛的,就比如如今嶺南的狀況,就比如此刻她的狀況。 一斗米難倒英雄漢! 曾經的一千壯丁整編成夏婧自己的親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訓練得力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勢力。 “嶺南窮,本妃也窮,再不想點辦法,明日我們的隊伍就無米下鍋了。” 李承睦見夏婧的神情一點因沒米下鍋的擔憂都沒有,便挑了挑眉,“所以,母妃打算怎么做?” 夏婧嘿嘿一笑,一掃之前的頹然,從榻上坐了起來,“我這里還真有單生意,如果成了,暫時可以緩解隊伍的糧食問題。” 說著,夏婧從抽屜里拿出一張羊皮卷。 展開細看,李承睦發現是嶺南的輿圖,其中有許多地方都用黑炭求標記了。 “母妃,標記的地方應該都是山林,這是什么地方?難道有礦產?” “礦產?” 夏婧點頭:“你這個主意不錯,等回去我便派人出去勘探礦脈,嶺南的山脈應該不會讓本妃失望。” 她記得末世時,看過一集記錄片,就是講述嶺南的礦業史,嶺南礦脈很豐富,特別是南嶺山脈。 李承睦詫異,“您這里標記的不是礦脈,那是什么?難道是匪窩?” 夏婧打了個響指:“聰明,你這點隨我!” 李承睦有點臉紅,“母妃,沒有您這么自夸自己的。” 夏婧點了點輿圖上的一個黑色標記,“這次出來將這個窩點端了。” 相信土匪窩里的錢糧應該能讓自己的親衛隊堅持一段時間。 李承睦看了看輿圖,又看了看夏婧,母妃真是打的好主意。 帶著親衛隊伍出來,一來可以解決糧食問題,又能鍛煉隊伍的作戰能力,還能清掃嶺南地區的匪患,真真是一舉數得! “父王整日在為手頭拮據頭疼,他怎么就沒有想到讓侍衛隊來剿匪呢?” 夏婧從輿圖上抬起頭來,瞪了他一眼:“他能跟我比!要不我怎么說你的聰明勁隨了我?” 李承睦:“.” 嶺南山青水秀,人窮地窮,但各方勢力不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