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風!” “大風!” “南風啊!” 眾將士在南風之中,望著樓船頂上的皇帝,內心燃起了無盡戰意。 他們不知道高皇帝如何威加海內,也不知道孝武皇帝如何兵威震懾萬里。 光武皇帝、昭烈皇帝的興復漢室,聽起來就很玄乎。 什么文景之治、名章之治,他們甚至不知道是哪個皇帝在位。 但這時候,他們仿佛在那個臨危登基,年僅二十歲的皇帝身上,看到了大漢列位先帝的身影。 大漢天子,就應該是這般模樣! “我等愿挽天傾,隨陛下赴死!” 將士們紛紛舉起了手中的兵器,拍著甲胄,整齊的步伐踏在甲板上,擲地有聲。 每個人都緊握著兵器,堅定而無畏地望著前方。 他們的雙眼,仿佛已經穿過布滿艦船的海面,看到此戰的勝利。 就算需要付出性命,也要將大漢的旗幟高高舉起,讓東胡人在他們面前顫抖! “眾將士聽令!” 劉恪以長劍指天,發絲在南風中凌亂不堪: “開水寨,引火船,一舉將東胡水師燒得灰飛煙滅!” 打著旗語傳令的陳伏甲,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早前皇帝還在朝堂上說,列位先帝做夢都不放過他,耳畔邊全是叱責怒罵。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一下,這哪是罵? 一個個都去天上地下打通關系去了。 就連跳了海的先帝,只怕也是找上了老龍王,灌了三天三夜的酒,醉醺醺的哥倆好,才能有此一陣南風。 完完全全是對這昭武帝的溺愛啊! 水寨大門轟然打開。 將士們揮舞著沉重的刀,發出了一聲聲震天的咆哮。 連環船沒有任何偏移,往東胡人的艦隊處開去。 連環船固然怕火,但做足了防火準備。 可東胡人的艦船太多了,排列過于密集,且正處于南風之下,即便沒有連環,依然怕火! 劉恪從夷州造船廠,帶回來的一百二十艘按兵不動的刀魚船,此時則成了縱火奇兵。 個頭小,航速快,小船好調頭,格外靈活。 一艘艘刀魚船,借助南風之勢,全速航行,就像是貼著水面在飛行一樣! “不好,快傳令,讓艦船散開!” 普六茹阿摩也感受到了風向改變,第一時間意識到不妙,大聲命令道。 傳令兵不敢猶豫,當即用旗語指揮,讓東胡的戰船在海面上散開。 可饒是如此,依然是晚了。 并不是說下了命令就一定能執行成功,也得考慮到實際的情況啊! 正處于水戰戰場中心的三十艘漢軍連環船,本就著了火。 南風一吹,火勢直接朝著東胡這面的艦船燒去,引來一陣混亂! 想要撤退,還得分心去防火滅火,人人急的焦頭爛額,分身乏術! 而且那些中小型的東胡艦船上,都放滿了準備用來對付漢軍連環船的引火之物,干草、桐油無數。 如今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燒自己。 哪怕沒有被火焰波及,跳出幾抹火星,也能給它點著!! 普六茹阿摩居高臨下,望著遲遲不能撤走的東胡艦船,眉頭直皺。 明明剛才的一切,都看起來那么的理想,那么的完美。 漢軍即使靠著悍勇與猛將掙扎了一二,最后依然毫無還手之力。 勝利唾手可得,覆漢就在眼前。 但現在,風向變了,形勢直接逆轉。 攻守易型了!!! 普六茹阿摩狠狠拍了拍欄桿,稍作發泄后,強行隱去臉上的慌亂,壓下心頭的不解。 他面色鐵青的繼續下令道: “令普六茹鐵杖、普六茹護兒兩人,以小船迎擊漢軍,勿使漢軍靠近我方戰船,給主力艦船爭取散開的時間!” 旗語打出,兩員東胡猛將盡力調動起沒有燒著的艦船,往兩翼插出,想要迎上漢軍艦船,阻攔一二。 兩人的統軍能力,倒是對得起名將的稱號。 士卒們雖然因為南風驟起而慌亂,仍舊在指揮下,算是有條不紊的清理了船上引火物。 然后逐漸得空抽身,漸漸往漢軍剛開出水寨的連環船駛去。 但將領能力再強,也無法影響士卒們的心態。 東胡士卒們,此時早已經是心中惶恐,驚懼不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