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雞.....能打贏老鷹? 他們也想知道為啥?。? 還是簫元常反應快,趁機上前拜道: “兩者相斗,分為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暫且不論。” “老鷹捕食獵物,往往是在空中俯沖而下,從背后以利爪抓住獵物,吊至空中,再將其摔死?!? “而這老鷹卻是與母雞正面作戰(zhàn),落地后雙爪站立,利爪也無處發(fā)揮。” “母雞便占據(jù)地利?!? “老鷹想抓小雞填飽肚子,無心與母雞一戰(zhàn),而母雞則不同,要保護小雞,自然會全力與老鷹一戰(zhàn)?!? “此乃人和?!? “母雞占據(jù)地利人和,自然能勝得老鷹?!? 簫元常講的大差不差,后世也有不少母雞啄跑老鷹的記錄,更何況劉恪還有個【蛐蛐大將軍】,小動物英勇善戰(zhàn)的天命。 很玄學,但事實就是如此。 劉恪道:“蕭卿說的不錯,古有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人和是什么?是母雞沒有畏懼老鷹,它敢于一戰(zhàn)!” “此等氣魄,當賞!” “賞其開府,封為瓊州府君!” 群臣趕忙勸阻。 皇帝用雞鷹一戰(zhàn)來比喻大漢與東胡一戰(zhàn),沒問題。 用雞敢于對抗老鷹,且打贏了,來暗示大漢只有主動攻伐東胡,才能贏過東胡,這也沒問題。 但給雞封賞,一只雞的官爵都比他們高,這有問題! 王昭都有點呆,本以為皇帝是要借此提拔新人,沒想到提拔了一只雞。 “為何不可?” 劉恪猛地站起身,將手中玉璽重重磕在桌案上,發(fā)出砰然一響。 “論艦船,我大漢不如東胡。” “論兵馬,我大漢也不如東胡?!? “這要論起進取的氣魄和膽量,若是還不如東胡.......” “那就投!” “皇圖霸業(yè),不是大成就是大敗,哪來的茍延殘喘!” 他手中已經(jīng)換成了棋盤,棋盤反復磕在桌案上。 “小雞是什么?是我大漢百姓,是我大漢疆土!” “老鷹他餓??!” “他盯著你的小雞,就等著你放松警惕,從空中俯沖下來,從背后把你的一切給叼走!” “雞面對老鷹,尚且敢于一戰(zhàn),朝中諸卿,難道還不如一只雞?” “朕不僅要封其為君,朕還要封其為大將軍!” “威武大將軍!” “都不敢打,都要議和,那朕就讓這雞,帶著兵,去把東胡人打了!把那近千艦船,都啄沉到海里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