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淮陽都不自禁被普六茹阿摩的從容不迫與強烈自信所感染。 他很清楚如今的東胡是個什么樣子。 左賢王死的太不是時候了,后面南軍一連串的大敗更是火上澆油。 現在還能勉強撐住,是因為大可汗還在,威信仍在。 如若大可汗病重到撐不住的地步,八部必然內亂,必然會出大問題。 要是普六茹阿摩真能以水師掐住大漢咽喉,到時候即使八部內亂,也不至于出事。 即使到時候普六茹部的汗王坐上東胡大可汗之位,也無所謂。 張淮陽只是不想讓大可汗一手打下的基業,付之一炬。 “殿下可是另有妙計?” “那是自然!” 普六茹阿摩聲調愈發高亢,將放著地圖的桌案拍的噔噔作響: “這還要多虧了將軍你一手送出了瓊州啊!” 張淮陽嘴角抽了抽,這普六茹阿摩,說話歸說話,為什么非要有事沒事就梗他一句呢? 你行你上啊! “本王可不是在揶揄將軍!” 普六茹阿摩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話容易得罪人,繼續道: “以水師強攻,是下下之策!” “這近千艘艦船,二十萬大軍,橫欄海面,足以威懾漢臣。” “僅剩一城之地,糧草不足,朝中文武,才不得不陪著皇帝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可這若有了一州之地,糧秣充裕,足夠自給自足,哪來那么多人陪著皇帝,將身家性命全都壓上,與我東胡一戰?” “他們在看到我部堅船大艦橫截大海之后,又怎會升起對抗之心?” “大多數人,不過是想著據守一州之地,求一個安穩罷了!” “大可下一封和書,與大漢朝廷講和,縱然那劉雉兒想以水師,突破我部封鎖,朝中也無人支持,不過是徒勞罷了!” “這......” 張淮陽登時無語,他不是不知道這些。 只有皇帝一個人想打仗,那這仗肯定打不了。 這次昭武帝御駕出海,收獲頗豐,但一開始如果沒有人支持呢? 沒有最開始的世家獻上商船,縱然那昭武帝驚才絕艷,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退守高州之后,他就是這么想的,穩扎穩打。 但這樣做,依然要等上三五年,才有可能等來覆滅大漢的機會。 那普六茹阿摩剛才吹噓艦船之利害,意義何在? 吹完自己一波,結果說要議和? “這是大可汗的意思。” 普六茹阿摩輕哼一聲,道:“大可汗,本王還是服氣的。” 張淮陽了然,既然大可汗給了自己馬刀,肯定也會對普六茹阿摩另有吩咐。 普六茹阿摩繼續道: “大漢朝廷無人敢戰,想著議和便能得一息安寢,自然會疏于防備。” “到時候,我軍就能從海上突襲,趁機發難,一口氣將大漢的艦船全都摧毀。” “再行海域大封鎖,便可萬無一失。” “縱容那昭武帝有通天之能,也絕無可能帶著漢軍,兩只腳走到海上,來突破我部的大封鎖。” “原來如此。” 張淮陽輕嘆一句,大可汗做事,考慮的極為全面。 昭武帝出海,弄來了大批船只想抵御東胡水師,那么東胡這邊的應對方法也很簡單,將你所有的船都給毀了就行。 至于先以議和為由麻痹大漢,造成大漢內部不穩,再反手偷襲,也沒什么。 地位都不平等,跟你講什么道義。 東胡如今占據中原,是殺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