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手底下兵馬夠多,地道也是岑扁挖鑿已久的地道,很穩定。 因而能潛入漢軍軍營的人,也比尋常的襲營,要多得多。 普六茹多羅更是志得意滿,完全想不到怎么輸。 待潛入營盤地下后,他便將手下兵馬分作數股,分批去各個方位放火。 即使有一批人被巡夜的漢軍抓住,有一批人放火失敗,有一批人放的火被及時熄滅,剩下的人手,依然足夠讓火勢形成規模! 只等大營四處起火,漢軍顧此失彼,此戰可定! 漢帝可擒! 往北方的一支東胡勇士,找著了存放糧草的地方。 軍糧一般是干的,干燥利于儲存,也利于運輸,不管是小米也好,面餅子也好,很怕受潮。 而大宗的這些東西堆在一塊,又尤其容易吸水,如果是種子類食物,內部溫度往往還容易升高,基本上一受潮就要發霉。 所以軍營中屯放糧草的地方,必須通風良好。 而漢軍可能是因為剛到夷州,倉促間建立的屯糧點,比較簡陋,只是露天堆成一垛一垛,底層架高,又在頂上添了個蓋子。 干燥加上通風,看著就知道,一點就著。 這隊東胡勇士見狀就是一通嘲諷。 “那昭武帝不愧是能大敗張將軍的名將,這營盤扎的也有模有樣?!? “雖然倉促間沒有搭瞭望塔,糧食也是堆在外頭,但一垛一垛,分得很開散,即便有一垛不小心著火了,也燒不到其他糧食?!? “不過遇上劫營放火的,可就沒辦法了!” 說著,這十來個匈奴勇士,就開始放火。 糧食點是點著了,存放糧食的架子,死活燒不著。 架子燒不著,就擴不出去,火勢就大不起來。 勇士們極為不解,上前查看。 往木頭架子上一摸,赫然是一層厚實的濕泥。 再然后,就是巡夜的漢軍士卒發現了他們,大喝一聲,咬牙切齒: “好啊,終于抓到你們這些放火的小賊了!??!” 北方勇士,撲街。 往西方走的東胡勇士,則是看上了漢軍的灶。 每隔三五丈,都會有火盆,火盆里還有做飯后的殘余灰燼。 這些東胡勇士很清楚,沒滅的炭,往往就埋在這些灰燼里面。 能保持多久不知道,但要用的時候,扒出來吹一吹,就能引火,格外省事。 東胡勇士們在灰燼里扒拉著,同樣嘲諷。 都不用費勁點火,輕輕松松就能燒得漢軍四散逃竄,不禁格外得意。 然而掏了一陣后,東胡勇士們紛紛攤著漆黑一片的雙手,面面相覷: “炭呢?” “這兒呢!這兒??!” 有一個東胡勇士倒是發現了燒剩下的炭,引得眾人去看。 一看,卻發現沉在水里,壓根點不燃。 “這漢軍怎么回事?還專門把沒燒完的炭放水里?” “就是怕不小心著火,也不至于這么麻煩吧?” 耽擱這么一會兒的時間,他們已經被巡營的漢軍士卒發現了。 那漢軍士卒一愣,隨即一陣狂喜,大吼道: “弟兄們,我抓著縱火賊了??!干他!?。 ? 西方勇士,撲街。 往南邊去的東胡勇士,是膽子最大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