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心太寒-《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3)頁
次日,登基大典。
大漢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
可依照目前的局勢,要真等上一個月,誰也不知道亡國和新帝哪一個會先來,因而朝臣都格外急迫。
文臣戴進賢冠,外穿皂袍,腰束鞶帶,列隊東側。
武將頭戴鹖冠,外穿絳袍,腰束鞶帶,左佩劍,列隊西側。
有人想著借此穩定局勢,再續大漢三百年;
有人想著升官發財,以后投降跑路也好混個晉身之本;
還有人純粹是混子,過得一天算一天。
各有各的想法,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新帝。
“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
五朝老臣楊仲站在文臣之首,喃喃道了幾句,渾濁的眼神又淡了幾分。
這首辭賦講的是未央宮,未央宮的大朝正殿分前、中、后三殿,其中的中殿是正殿。
新帝登基、重要朝會、皇家婚喪等大典均在正殿舉行。
楊仲經歷過四次新帝登基,但最后一次見到未央宮的燈火,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瓊州城的行宮,還是征辟府衙臨時布置,偶見幾片沒藏好的破損磚瓦,像極了飄搖的大漢山河。
“請新皇登殿!”
劉恪坐在上首,自上而下望去,殿中群臣,一覽無余。
而群臣自下而上,望不清皇帝面容,只能看出寬額高眉,鼻梁高挺,眼如深潭,似是神韻內斂。
雖然年幼,此時卻表現得極其鎮定老成。
就是行為舉止稍稍有些不合帝儀,眼尖的官員還能看到小皇帝似乎是坐的不太舒服,悄悄擺正了鳥。
不少人連連搖頭,畢竟生長在民間,皇家教育的少。
可誰讓教育得多的都嗝了呢?
聽說小皇帝昨日召見宇文拜后,就獨自一人在大殿里呆了一夜,只怕也是被嚇壞了。
武將之首的宇文拜忽然出列,聲如洪鐘:
“臣等恭賀陛下,吾皇萬歲!”
群臣也跟著歌功頌德。
喊著喊著,卻覺得有哪里不對勁。
這不合禮節啊!
因為局勢緊張,登基大典已經精簡了很多,但告祭先祖的環節,不可能省去,怎么直接就跳到吾皇萬歲了?
楊仲一怔,昨夜連夜將策書撰寫好,一切準備就緒,剛要出列恭請新帝祭告祖廟,沒想到宇文拜如此不懂禮數?
按照禮法來說,主持大典的,是掌管宗廟禮儀的太常,而太常去年戰死后,就無人進補,以至于一直空懸。
大多數朝臣都有共識,肯定要交由楊仲這個威望最高,曾擔任過太常的五朝老員工兼輔政大臣來主持。
宇文拜同樣是輔政大臣,但工齡差太多,沒資格指手畫腳!
楊仲呼吸急促起來,當即出列,吐字如珠,鷹鉤鼻更顯幾分尖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昌宁县|
眉山市|
平凉市|
法库县|
阿鲁科尔沁旗|
依安县|
德化县|
和田市|
泰来县|
江永县|
正阳县|
SHOW|
南昌县|
拉孜县|
沙河市|
武功县|
裕民县|
鸡东县|
南召县|
青川县|
韶山市|
开江县|
西宁市|
奎屯市|
会宁县|
澜沧|
阿合奇县|
左云县|
昌平区|
阿瓦提县|
西青区|
兴业县|
玉山县|
汾西县|
自治县|
双辽市|
中西区|
广东省|
遵化市|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