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欽宗登基以來,開始了一些改革,但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的方式,趙桓本人是想中興大宋,減賦稅寬民力,任命一批年輕的官員,為了修繕城墻和損毀的宣德樓,一次就兌了一百萬兩的銀子出來。 他老子窮奢極欲,輪到他了卻搞得要從牙縫中擠錢出來辦事!這也確實是諷刺,尤其是一次廷議之上,針對于種師道要在黃河兩岸布設重兵的事情,蕭明終于還是跟欽宗對著干上了!他甚至高聲道:“大宋應優先于國防!” 為金國之危操心的不止蕭明一個人,李綱也是非常在意此事,可是他畢竟還要聽皇帝的,吳敏斥責蕭明道:“危言聳聽,不敬君!”蕭明大怒,對他道:“金賊再來時,你哭就晚了!有本事到時候不要掉眼淚,我才敬你!” 欽宗感覺很沒有面子,對蕭明道:“蕭卿不要動怒,黃河兩岸布設重兵防御,這個開銷一年總要二百五十萬兩銀子,假如金國不來進攻這些錢能為百姓做多少事情啊!” 耿南仲贊道:“陛下心系百姓,當是我大宋之福!” 蕭明道:“國家危亡常與懈怠為伍,陛下不以鞏固北京之地之地,大力發展軍力,卻來斤斤計較這些許銀錢,難道我大宋真的窮成這樣嗎?” 這次廷議不歡而散,趙構找到蕭明喝酒,勸解他道:“朝中大臣總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蕭兄不必太在意這些了!我朝百姓太執予與安逸了!” 蕭明道:“欽宗皇帝如果仍然是這樣軟弱不堪,那他的這個位子肯定也不會長久,我交代你做的那些事情,你一定要用心做好,時機成熟之后,我可保你成大事!” 趙構道:“謹遵蕭兄的吩咐,均按照你的要求在辦了。” 第三天時,正是靖康元年是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朝廷突然接到了大學士陳東聯名太學院上百名太學生的上書,為《請誅六賊論》! 上書內陳東總結這段時間大宋朝的種種事端,邊關失守,金人犯境,天下百姓啼號哭泣,民怨已深,于是論:“今日之事,蔡京壞亂于前,梁師成陰謀于后。李彥結怨于西北,朱勔結怨于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于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這相當于一封誅賊的矯詔!在朝堂內引起了重大的反響,這還不算,。陳東的這篇上書論,竟然被他貼的汴京城到處都是,大街小巷之內,公示與天下,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已經路人皆知,老百姓一路紛紛,很多人久受六賊之害久矣,于是不斷有人發文支持。 不但是一般老百姓,就連很多朝中的大臣中也有合議的,這種要求誅賊的風暴不出三天就席卷了整個汴京城,百姓和士子們竟然走上街頭開始游行,并且人數越來越多,大家喊著誅賊的口號向著皇宮內城而去。 這是一次和平的請愿活動,但聲勢浩大,影響極大,欽宗迫于壓力,也為了自己的位子剛剛坐穩,也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加上欽宗與王黼等人的一些個人恩怨,遂于靖康一年正月初三,也就是陳東上書的第五天,欽宗下令將李邦彥放歸田里;貶黜王黼為崇信軍節度使,永州安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