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算一算日子,應該還要幾天才會回來才是,沒想到這么快就回來了。 “路上發生了一些變故,提前回來了,快去通知我大哥,就說我帶了客人回來。” 說著,糜三公子便領著袁耀進入了塢堡之中。 塢堡的大門,平日里是不開的,除非是有大事發生,像商隊回城,祭祀天地等時候才開啟。 平日里百姓往來,都是走塢堡側面的小門,小門不大也就只能夠同時容納兩三人出入。 而這一次糜家三公子說帶來了客人,又是幾十號騎著馬的客人,這些護衛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打開了大門,歡迎糜三公子進入塢堡內。 等進入了塢堡內,袁耀稍微打量一下,就發現這塢堡內的場景,其實跟小型的城鎮還不一樣。 塢堡的囊括的地很多,不僅有農田,還有一條小河從塢堡內經過,農田里種滿了莊稼,小河引入內部,還有一些個小魚塘。 至于建筑倒是并不是很多,除了一些民房之外,更多的則是一些倉庫和主人的府邸。 說的復雜點,這塢堡內部根本就不是一個小城鎮,就是糜家一個大型一點的家,在這里面可以做到自產自銷,就算封閉塢堡,這里面的人也能夠保證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與外界聯系。 其實塢堡這個東西,也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 早在西漢末年,就已經逐漸普及了,當時王莽篡漢,北方又出現饑荒,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富豪之家為求在亂世自保,紛紛構筑塢堡營壁。 家中資產較少的,即平地建塢,圍墻環繞,前后開門,塢內建望樓,四隅建角樓,略如城制。 而家中資產較多的,便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擴建,里三層外三層的建筑,宛如一座碉堡小城。 只是這塢堡在東漢建立之后,光武帝便下令廢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由于西北邊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動組織自衛武力。 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后,亂世流寇匪徒叢生,社會再次變得動蕩起來,那些富庶之家因為塢堡內駐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倒是幸免于難,這也加重了那些世家大族都建立塢堡的主要原因。 袁耀也知道不少家族都有塢堡,只是,他從未見過占地面積如此之廣的塢堡,這可著實讓他有些心驚,同時驚訝于糜家的財富。 不說富可敵國,至少在整個徐州,想來沒有人比糜家更有錢了。 糜三公子引領著袁耀進入了糜府,然后一路來到了會客廳,袁耀讓自己的隨從暫時在外面候著,只帶著紀靈進入了府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