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治還沒發號施令呢,一旁的王靈官就怒了。 也對,誰讓黑袍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居然敢對人家的后臺老板出口不遜呢? 對大天尊來講,這位王靈官乃是少有的死忠之輩,也是一位難得的多面手。 在天庭這么多年,先后做過雷神、火神、瘟神和降魔之神,如今更是道門的護法鎮山神將,功能相似實際地位卻要高于那位韋護。 人家全稱「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為道家五百靈官之首,又稱「都天大靈官」。 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可不是說說而已。 這王靈官一怒,額間的第三只眼就睜開了,左手執金印,右手舉金鞭,奔著黑袍就殺了過去。 ...... 王靈官這一暴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黑袍本來還想再多說兩句呢。 「巨蝎,攔下這三只眼——」 從此處到「大雷音寺」,魔族總共布下了三道防線,黑袍以大護法的尊位坐鎮這第一道防線,自然是不能輕易上陣。 「哼——」 巨蝎輕哼了一聲,不過,還是挺著「三股托天叉」飛了過去。 巨蝎向來是不服黑袍的,她倒不是有意爭奪魔族大護法的位置,而是因為看不過黑袍那趾高氣昂的嘴臉。 可惜,那老小子這些年修為晉升的太快了,即便巨蝎緊趕慢趕的,卻始終落后黑袍一步。 如今她是「大羅金仙」巔峰,而黑袍卻已經斬卻了一尸,這就不僅僅是差一階的問題了。 雖然,巨蝎有著足夠的自信,真正打起來,她未必就一定會敗在黑袍的手上。 可是,當黑袍展示出他領悟的「暗黑法則」之時,連一向驕傲的巨蝎都有些不自信了。 「奇怪,這只蝎子精怎么還活著?」 說話的是站著二十八星宿之中的「昴日星官」,當年在天庭一戰時,因此隔著較遠,他只是有些懷疑。 今日仔細一看,那位魔族的二護法,不正是當年自己「叫死」的那只蝎子精嗎? 昴日星官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住在上天的「光明宮」,本相是一只六七尺高的大公雞,神職是「司晨啼曉」,其母乃是佛門的毗藍婆菩薩。 如果倒退到封神時期,卯日星官的原名為黃倉,乃是天地間第一只大公雞,因誅除毒蟲雙眼遭瞎。 后來,還是上清圣人出手,醫治好了黃倉的眼疾,并將其收到「碧游宮」門下。 那么,他母親毗藍婆又是什么樣的來歷呢? 「妙法蓮華經」中記載: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毗藍婆、三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發、七名無厭足、八名持瓔珞、九名睪帝、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是十羅剎女。 可見,毗藍婆菩薩是羅剎女修證為菩薩正果的。 「老卯,你確定這巨蝎就是當年的那只蝎子精?」 昴日星官的低語,被旁邊的奎木狼君聽到了,同為西方白虎七宿之一,又有當年截教的香火情,奎木狼和卯日雞的關系還算不錯。 西游之事,懂的都懂,無論是奎木狼還是昴日雞,都是局中之人,出了力也受了賞。 這二位都明白當年毒敵山「琵琶洞」的那只蝎子精,很可能是佛祖落下的棋子,分明已經死去了,如今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魔族的二護法? 此時,二護法巨蝎已經和王靈官交上 了手,這二位打起來如疾風暴雨一般,一上手就是狠辣的招式。 巨蝎是本性使然,而王靈官多少有些「主辱臣死」的味道,這是要玩命啊? 事實上,王靈官在臨來之前,的確得到了大天尊的單獨召見。 不過,不像他對李治說的那樣,要「天賜衛」完全聽從李治的調遣,而是要將靈山的場面鬧騰的越大越好。 大天尊是挺看重李治的實力,卻并不相信李治能夠覆滅了整個靈山的魔族。 開什么玩笑,不說別人,單單那位「無天佛祖」,大天尊覺得自己都未必是對方的敵手。 雖未謀面,但是大天尊能夠模糊地感知到,那位「無天佛祖」至少也有斬卻二尸的實力,甚至更強。 當初靈山那幫子佛陀和菩薩是好相與的嗎? 就算是如來佛祖「及時」圓寂了,東來佛祖也帶傷逃走了,可是,還有「過去佛」燃燈呢?還有東方凈琉璃世界之主藥師佛呢? 單單這二位的實力,大天尊都不敢說自己能夠勝得過其中之一,卻被「無天佛祖」生生給困在了靈山? 因此,此次靈山之行,王靈官得到了大天尊下的死命令,盡可能過多的殺傷魔族高階戰力。 哪怕整個「天賜衛」都打光了,哪怕二十八星宿都死絕了,哪怕李靖的三萬天兵天將都玩完了,也要把魔族給徹底打殘了。 「天賜衛」打光了,大天尊不會心疼,大不了過段時間重新招募就是了,占據三界至尊的位置,那點兒修煉資源他還是拿得出來的。 三萬天兵天將玩完了更簡單,這次抽調來的三萬人馬,只有少部分是他大天尊的人,大部分卻是從其他五御那里抽調過來的。 大義在手,替天伐魔,從每位天尊那里征調數千天兵天將,誰還敢說什么嗎? 就算那二十八星宿死絕了,大天尊也不會心疼,那些人身在「封神榜」,就算是被打的魂飛魄散了,也終究會聚攏回去的。 除非是「圣人」出手,可是,如今的三界會有「圣人」嗎? 算來算去,此次西征靈山五萬大軍,三界降魔大元帥是大唐帝君李治,可大多數的人馬卻來自于天庭。 而大天尊真正拿出來的,也就是李治提出的一些修煉資源,最多再加上一個半人吧。 王靈官是那一個人,李靖嘛,勉強算半個了。至于說楊戩和哪吒......呵呵 ...... 「來人,擂鼓,給王靈官加油助威——」 這個時候,李靖突然吩咐道。 最近這些年,李靖的日子不好過。 大兒子音信皆無,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二兒子流年不利,不是被這個打就是被那個揍;三兒子......好吧,三兒子不認他。 吃了幾場敗仗之后,大天尊慢慢地疏遠了他,尤其是后來有了「天賜衛」,而二郎真君楊戩竟然同大天尊之間的關系緩和了許多? 李靖最大的靠山是西方佛門,可是,在自己心目中無所不能的師尊燃燈上古佛,竟然身陷在靈山了? 此次靈山之行,其實是李靖自主到大天尊面前請令來的。 他也不在乎這三萬天兵天將的生死,他甚至想用這三萬天兵天將的性命,在大天尊面前納一個投名狀。 或者說,他其實更想在李治這個人族帝君面前,納一個投名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