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走了?——」 「此事會不會有詐?唐古拉山防線一失,吐蕃大軍將再無天險可守,他們的大論難道腦子壞了不成?——」 「以末將看來,其中必然有詐,不可不防也——」 「哈哈,太子......那個大帥,此乃天欲我大唐成事也,當速速發兵前往——」 ...... 好家伙,李沉香的話音剛落,這中軍大帳就熱鬧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各自訴說著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李沉香則靜靜地坐在那里,甚至面帶微笑地看著帳中的眾將,一言不發。 自從在長安的「大明宮」得到詔令,李沉香進入軍營以來,已經過去兩年多了。 尤其是這大半年以來,有狄仁杰這位當世智者陪侍在側,李沉香真是長進了不少,單單現在這份沉穩的氣度,就不是普通十三四歲的少年人可比。 「樊帥,您怎么看?——」 樊梨花再入軍營,卻已經今非昔比,只是她依然掛著吐谷渾大軍的帥印,也該在中軍帳坐一把椅子。 可惜,薛丁山都站立在一旁,她也不好意思安坐,索性就隨著薛丁山一起,站在眾將群中。 「回大帥,以末將淺見,如果‘麗競門所傳回的軍情不假,想必是邏些城出了大問題,否則那五萬吐蕃大軍,斷沒有自己撤走的道理。」 「大帥可令‘麗競門繼續向西偵探吐蕃大軍的東向,同時,我等也應該循序跟進,甚至......」 說到這里,樊梨花停頓了一下,似乎有些猶豫。 「哈哈,這是在中軍議事,自可暢所欲言,樊帥無需有任何的顧慮。」 聽到樊梨花連說兩點,都同李沉香所思所想極其吻合,卻又停了下來,李沉香以為她有些顧慮,就主動鼓勵道。 「大帥,末將的意思是,如果可能,我軍是否應當派人潛入邏些城?只是此事太過兇險,所以......」 兩軍如今的態勢,在重返軍營這三四天里,樊梨花已經了解的清清楚楚,畢竟是做過三軍統帥之人,對有些事情還是有著天然的敏感度。 邏些城,那是整個吐蕃最為神圣,也是最為神秘的地方。 自從松贊干布繼位贊普以來,通過一系列的征戰,陸續平定了吐蕃各處,連西部最大的對手「羊同」,都徹底臣服在松贊干布的腳下。 而邏些城,就成為了松贊干布永久駐蹕之處。 任用吐蕃第一智者祿東贊為大論,向大唐學習,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 命人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處理贊普王室與世家貴族、諸小邦及社會各階層的關系。 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設置官職品階,頒布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制度,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 有遠見卓識的松贊干布,更是多次派遣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請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 貞觀十五年,松贊干布親至柏海,迎娶大唐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而他自己更是被大唐封為駙馬都尉和西海郡王。 這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治,都對其推崇備至,李沉香耳濡目染的多了,自然也印象深刻。 只是,到了吐蕃境內之后,他才真正感覺到邏些城的過人之處,甚至說感覺到了邏些城的可怕。 他并不是沒有派人前往邏些城,只是進入邏些城之人,到現在為止無一生還。 就連「麗競門」之中的精銳,都折損了三十余人,很是讓李沉香心疼了半天。 「沉香太 子,樊帥所言也不無道理,即便邏些城是龍潭虎穴,我等也應該再次派人前往,只是所派之人當慎之又慎,宜精而不宜多也。」 樊梨花離開軍營大半年,很多內情不是太清楚,狄仁杰卻了如指掌。 只是,如今局勢大變,原本以為會對峙上一段時間,對方卻冷不丁全軍撤退了,倒是讓唐吐聯軍的計劃落空了。 「狄先生所言甚是,此一時彼一時也,這邏些城是必須要去的,只是派人前往呢?」 李沉香也不是迂腐之人,對于樊梨花和狄仁杰二人的建議,其實心中已然贊許。 他本來有意親自走一趟,畢竟他也有著「太乙玄仙」中期的修為,又有「山河社稷圖」這樣的先天至寶傍身,若要選前往邏些城的人,李沉香還真就算是不可多得之人。 只是,就他三軍主帥的身份,又是大唐的太子,真當眾提出來,恐怕所有人都會反對的。 「大帥,狄軍師,既然是梨花提出來的建議,不如就讓梨花前去吧?多則三日、少則兩天,梨花必然將邏些城中的虛實探聽明白。」 看到李沉香和狄仁杰面露難色,樊梨花焉能不明白其中必有蹊蹺。 只是現在形勢緊迫,除非愿意無所事事地等下去,否則邏些城之行是必須走的。 「太子殿下,末將愿陪梨花走這一趟,以我二人之力,就算是遇到什么危險,想來也能夠全身而退——」 這時候,薛丁山也站了出來,高聲請令。 薛丁山「太乙玄仙」中期,樊梨花更是「太乙金仙」后期,此二人在整個唐吐聯軍之中,修為境界也名列前茅。 如果倒退大半年,那時候的唐吐聯軍,這二人甚至還是軍中的扛鼎之人,如今聯袂請令前往邏些城刺探軍情,似乎也算是不錯的人選。 「好吧,既然二師兄和師嫂愿意走這一趟,沉香自然舉雙手贊成。」 「不過,這邏些城中必有高人坐鎮,就算是遇到了楊藩的那位師尊,也是位棘手之人,師兄、師嫂最好能變化成吐蕃人的形象才是。」 李治當年從孫悟空處得來的「七十二般」變化,自然也傳給了自家的兒女和徒弟,李沉香也好、薛丁山也罷,也算小有所成。 「太子殿下放心,我二人自是曉得,告辭了——」 薛丁山和樊梨花雙雙抱拳,沖著大帳內眾人點頭示意,然后轉身離去。 ...... 邏些城,一處普普通通的住宅里。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房間里沒有點燈,卻傳來一聲低、一聲高的交談聲。 「師尊,您可知將前線五萬大軍悉數撤離,這到底是誰的主意?」 原來,屋中有兩人在座,一位正是吐蕃的軍中大將楊藩,另一位自然是他的那位神秘師尊。 看來,這二人已經聊了很長時間,楊藩有些急切,而他那位神秘的師尊卻一直在顧左右而言他。 「藩兒,你這急切的性子,是該改一改了,否則將來一定會吃大虧的。」 雖然屋中光線很弱,卻也不影響這二位正常視物,更何況兩人一個長著一張丑臉,一個更是黒巾蒙面,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白虎大陣」告破,楊藩也身受重傷,若非有他這位神秘師尊出手,楊藩恐怕已經早死多時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