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猴王保唐僧-《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
第(1/3)頁
“九郎,這?——”
聽到方才那叫聲,唐僧和李治的坐下馬“踏踏踏”在原地直打轉,不敢向前更不敢向后,唐僧驚得急忙抓緊了韁繩。
李治卻心中明白,這是那位要登場了,心中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至于那兩匹胯下馬的表現,在李治看來再正常不過了。
那位是誰?
曾經掌管天庭數十萬匹天馬,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弼馬溫”,連天馬都歸他管,言出自帶法則,更何況區區兩匹凡馬?
“族叔,方才不剛剛說到那位神猴嗎?您看,山腳下不就是嗎?”
原來,他們方才跑的一路坦途,卻不是平地而是在半山腰。
準確地說,低頭向下大約三十丈處,才是“兩界山”真正的山腳,而那神猴正壓在山腳處。
“他……他怎么叫我師父?”
方才那喊聲何其之大,唐僧自然聽得清清楚楚。
“哈哈,族叔何其執迷不悟也?您有疑問,大可上前去問那神猴,侄兒我又能從哪里知道呢?”
相處月余,唐僧似乎已經習慣了李治的所問必有所答,而到了這個地方,李治反而謹慎了起來。
一個劉伯欽都能將他完全看穿,隨意一個舉動就能讓他大境界突破,這里是什么地方?
恐怕三界中,有不少的大能都會關注于此,自己豈能不低調行事?
“也罷,那咱們就上前去問問吧。”
唐僧也來了興致,或許是前幾天陸續遭遇了妖怪和猛獸,反而對意料中出現的神猴,沒有了太多的恐懼。
二人循著山間小路往下走,不多時,就來到了壓著神猴的山腳。
“師父、師父,你怎么才來啊?觀音菩薩十多日前曾經來過,說你三五天必至,怎么就耽擱了十來天啊?”
一看到一身法師裝扮的唐僧,那神猴就知道,面前這位大和尚一定就是觀音菩薩口中的唐三藏了。
唐僧和李治來到距離神猴不到一丈處,兩匹馬死活都不愿再向前,二人只好下馬徒步而來。
李治仔細打量著山腳下那個不斷晃動的猴頭,說實話,心里有些許失落,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齊天大圣,即使在后世也被萬千人推崇的美猴王嗎?
只見他只露出一頭、一臂和半個身子在外邊,尖嘴縮腮,金睛火眼。
頭上堆滿了苔蘚,卻不知抹去,耳中滋生了薜蘿,亦不曾清除。
鬢邊少發更多的是青草,頷下無須卻有一層綠莎。
眉間有土,鼻凹藏泥,指頭粗短,手掌笨厚,塵垢余多......
怎一個狼狽了得?
“阿彌陀佛,你就是那神猴?方才為何卻喚我做師父?”
離得近了,唐僧看到神猴這幅模樣,竟也不敢靠得太近,若不是李治隨在一旁,都未必敢開口問話。
“敢問法師,您可是受東土唐皇差遣,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
神猴難得控制了一下自己的心神,看著唐僧問道。
“不錯,貧僧唐三藏,正是受唐皇所差,前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的,不知神猴如何得知?”
“哈哈,那就沒錯了,您就是我的師父,我就是您的徒弟。”
“我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困壓于此處,已經過去五百年了。”
“前者有個觀音菩薩,領了佛祖旨意,去東土尋訪取經之人,十數日前,她來此處告知我,取經人已在來路。”
“故此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前來救我脫身。我愿保你西行取經,與你做個徒弟。”
李治就在一旁聽著神猴的自述,雖然這些內容他大半早已知曉,但親耳聽到的時候,還是聽出了其中的渴望、辛酸和小心翼翼。
“阿彌陀佛,既然你有善心,又是觀音菩薩所遣,我自收下你就是了。可是,我一路行來未帶斧鑿,如何能救你出來?”
唐僧聞言,滿心歡喜道。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更何況還是這樣一位神猴,有了他的加入,豈不更有把握到達西天?
“師父勿憂,這山頂上有一道如來佛祖的金貼,你上去將它揭去,我就能出來了。”
“族叔,方才我確實看到山頂有金光閃閃的物事,我扶您上去吧?”
看著眼前略微陡峭的山頂,從此處爬上去,怎么還不得需要一個時辰?
就唐僧這凡人之軀,李治都想不明白他怎么能上的去?
“也好,神猴在此稍待,貧僧去去就回——”
李治先行將兩匹馬趕遠一些,他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不想讓這兩匹坐騎在此喪命。
唐僧那匹白馬有自己的宿命,他可不會相信,能有神明去保護自己那匹大黑馬。
“兩界山”不知其高,李治不敢動用法力,純粹靠著肉身的力量,一手攙扶著唐僧,一手攀著可手的山石、藤蔓往上走。
有幾處陡峭之處,李治甚至都是半攜著唐僧在爬行,臨到山頂了,竟出現了一片略微平整的開闊地。
眼前正有一處突出的方石,上邊貼著一條金貼,果然金光萬道,瑞氣千條。
唐僧似乎毫無感覺,李治看了一眼那金貼,仿佛全身都被禁錮住了,絲毫動彈不得。
這份威壓,何其之強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江都市|
汉源县|
额尔古纳市|
黑河市|
得荣县|
沂源县|
历史|
乌鲁木齐市|
南京市|
黎川县|
绥棱县|
鹤山市|
含山县|
义马市|
贵定县|
中江县|
普安县|
香格里拉县|
沁源县|
太仆寺旗|
南昌市|
寿宁县|
逊克县|
藁城市|
敦煌市|
大冶市|
霍山县|
鄂托克旗|
晋江市|
清新县|
宝兴县|
长岛县|
阳曲县|
卢龙县|
新宁县|
山东|
犍为县|
富顺县|
平泉县|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