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治進(jìn)到殿內(nèi),先給李世民見了禮,才看到一旁還有兩人,一位是國子監(jiān)祭酒孔穎達(dá),一位正是須發(fā)皆白的道人。 看來,這個道人就是李世民口中的“真人”了。 “雉奴給先生見禮了——” 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見到孔穎達(dá)在座,李治也趕忙過去行了一禮。 “哈哈,晉王殿下,你這病假可都請了快兩個月了,打算什么時候回國子監(jiān)讀書啊?” 孔穎達(dá)看著眼前的李治,心里很是滿意。 此子謙遜有禮,詩文亦是出類拔萃,可惜的是身具“天漏之體”,要不然還真可以考慮收為嫡傳弟子。 “老師言重了,小子原本身子骨就差了一些,如今的天氣又如此炎熱,怎么也得等到?jīng)鏊恍∽硬拍芑厝プx書的……” 看著李治在那里跟孔穎達(dá)“撒嬌賣萌”,李世民也不好樂,這個兒子總是給他與眾不同感覺。 “雉奴,休得無禮,豈能在孔師面前放肆?這位道長就是父皇親自到‘青羊觀’請來的袁天罡真人,你還不快上前見禮?” 李承乾的事情一鬧騰,牽扯到李世民的行蹤,李治也就知道了自己這個老爹去“青羊觀”的事情。 這就是袁天罡啊? 那還了得,這位可是隋唐年間著名的神棍之一啊。 不過,李治這幾年見過的“名人”也著實(shí)有些多了,連孫思邈那樣的人物都見過了,而且還從他那里,得到了一本讓他獲益匪淺的“五禽戲”。 因此,如今親眼見到袁天罡時,李治反而沒有那么激動了。 “小子雉奴,見過袁真人,早就聽說過真人的大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相術(shù)更是天下無雙。今日得見,小子真是三生有幸也——” 即便是內(nèi)心沒那么激動了,該說的拜年話還得照常說。 李治躬身拜了下去,原本該著袁天罡的回禮,卻遲遲沒有聽到動靜。 李治弓著腰沒辦法看到袁天罡的神情,一旁的李世民和孔穎達(dá)可都在看著呢。 心說,這老道士是怎么了? 好歹李治那也是大唐的晉王殿下,給你行了晚輩的禮,你總得應(yīng)承一聲,說句客套話吧? “咳咳——” 孔穎達(dá)緊挨著袁天罡坐著,二人也相識多年了,雖然所學(xué)和信仰不同,也擋不住二人能成為好友。 一位是孔門后人,又是當(dāng)代“半步文道通神”的強(qiáng)者,另一位更是無數(shù)達(dá)官貴人、販夫走卒都要崇拜的有道真君,恨不得就是活神仙的存在。 見到袁天罡遲遲沒有反應(yīng),孔穎達(dá)就忍不住咳嗽了兩聲,算是在提醒袁天罡。 “你是什么人?” 冷不丁,袁天罡冷冷地冒出了一句問話,所有人都看得出,他是在質(zhì)問正彎腰行禮的李治。 李治也是一愣,不過很快就恢復(fù)了正常。 “小子李治,乃父皇膝下不成器的第九子,給袁真人見禮了。” 雖然袁天罡問的生冷,李治卻不好發(fā)作,依然滿面笑容地見禮道。 袁天罡站了起來,圍繞著李治還轉(zhuǎn)了兩圈,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袁真人,可是雉奴有什么不妥?” 袁天罡的大名早在隋朝時就傳遍了朝野,李世民更是親眼目睹過他的本領(lǐng),單單相人之術(shù)就天下絕倫。 不過,他今日把李治叫來,也有讓袁天罡看一看的意思。 雖然,如今的大唐太子乃是李承乾; 雖然,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眾人都知道是魏王李泰; 雖然,李世民也曾經(jīng)當(dāng)著眾臣的面,夸獎過蜀王李恪“英果類我”。 但是,從幾年前開始,李治卻慢慢成為李世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兒子,寄予了他最大的期望,已經(jīng)不僅僅是大唐江山那么簡單了。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袁天罡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了看矗立在兩旁的宮人。 李世民會意,向左右擺了擺手,大內(nèi)總管張阿難急忙帶著幾名宮女下去了,臨出門還不忘將殿內(nèi)掩閉。 “陛下,要不老臣也回避一下?——” 原本坐在一旁喝茶的孔穎達(dá),眼見得袁天罡如此鄭重的樣子,也急忙從繡墩上站了起來,躬身就想退出去。 “孔祭酒且慢,或許孔祭酒也當(dāng)是應(yīng)命之人,今日合該在此處聚齊也——” 孔穎達(dá)提出告退的話,李世民原打算直接就坡下驢,順勢就答應(yīng)了他。 即便這位是朝中老臣,又是當(dāng)世文宗代表,卻遠(yuǎn)不如自己的兒子重要啊。 李治什么情況,李世民心中“清清楚楚”的,袁天罡這樣“出格”的反應(yīng),反倒讓李世民高看了他不少。 “孔師,你非是旁人,乃是雉奴的師傅,他有什么事情還能是你不能知道的?且安心就座吧。” 好嘛,這李世民的心思轉(zhuǎn)動的還挺快。 袁天罡一句“應(yīng)命之人”,難道是要將孔穎達(dá)也給圈進(jìn)來嗎? 李世民對儒家的“正氣歌”,可是早就垂涎三尺了,倒不是他自己想拿來修煉,完全是為了李治著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