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耀國花了幾分鐘,把陳氏麻婆食譜寫了出來。 夏安仔細觀閱。 以他對‘麻婆豆腐’的理解,一份正統麻婆食譜,豆腐、肉末、花椒、豆豉和豆瓣醬,是必講的幾大要素。 當然,陳耀國也用簡明的字句,講解了各個環節的“火候”。 勾芡! 看到這步,夏安暗松一大口氣。 還好,陳氏麻婆是要走‘勾芡’這環的,說明跟《魔幻麻婆豆腐》無本質上的區別。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麻婆豆腐,有一種無需勾芡的流派,炒紅油、下豆腐后,直接用火來篤。 “篤”,即小火慢燉的意思,因此燉豆腐的石鍋廚具,和大炒鍋又有不同。 好在陳氏麻婆不僅僅走勾芡流派,豆腐還是很正宗的南豆腐。 這點,和《魔幻麻婆豆腐》異曲同工。 要知道,‘南豆腐’用石膏制成,通常比較細嫩,“北豆腐”則用鹽鹵,質地較硬。 北豆腐搭青蔥。 南豆腐搭青蒜。 同樣是一字之差,“青蒜”和“青蔥”,一般人在市場上,還真難區分兩者。 “……下豆腐,攤在手上,切成方志,倒入油煎肉滾、熱氣騰騰的鍋內,鏟子稍微鏟幾下調勻……勾芡后用炭火繼續的‘火督’,揭蓋看火候定局,或再火督,或鏟幾下就起鍋……” 食譜文字總體而言很是簡練,也就兩三百字出頭。 “勾芡后還用火督?”夏安驚愕。 陳耀國點了點頭,“沒錯,這就是陳氏麻婆食譜的獨到之處了,陳氏麻婆并不追求豆腐的完整性,不管豆腐會在小火慢燉中,破碎的程度如何,味道都一定要足!” 多的,陳耀國沒說,由著夏安自己去領悟。 見夏安站在那兒思索狀,陳耀國轉身而去,寬敞的廚房就留一個北條千鶴在,她是夏安指定的幫廚雜工。 門外,北山淳目迎陳耀國出來。 “這么快?” “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 您可是什么都沒說啊。 北山淳腹誹,要是給一份食譜,人人都能做出不思議美食的話,那廚師的十年苦工可就不值錢了。 不過,北山淳也略微讀懂了陳耀國的用意。 這家伙,是想借此,徹底摸一摸那小子的深淺、底細?北山淳暗自凜然,看來槍打出頭鳥,那小子說什么“正是在下”、“我會做發光的料理”這種年輕氣盛的話,終究是讓陳耀國同志看不下去了,有心要考考他。 也罷。 就看看他能上手到何種程度吧。 只是這樣一來,柳原拓磨老爺子的心愿,能不能達成,完全要看一個后生小子的即興發揮了啊。 對此,北山淳只能聳肩,非常抱歉了,他不會做‘發光的料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