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打斗一觸即發(fā)! 見勢不對,趙高慌亂的對著坐在馬車內(nèi)的秦始皇道,“陛下,這陽武縣城衛(wèi)居然膽敢對陛下動手,此乃大不敬啊!還請陛下……” 秦始皇倒是毫不在意的擺擺手,從馬車內(nèi)走了下來,眼角帶著幾分笑意,似乎對壯漢的表現(xiàn)頗為贊同,“我大秦以法治國,如今陽武縣能嚴查往來行人,此乃秦律要求,何錯之有?” 照身貼乃是大秦商君變法以來一直執(zhí)行的律法,甚至商君本人也因此而死。 以往他們車隊經(jīng)過一些城鎮(zhèn),只要報出通武侯、武信侯等人的名號,別說照身貼了,甚至連宵禁都可以破例! 今天他能冒充武信侯,明天六國余孽是不是也能冒充通武侯? 如此一來,秦律豈非形同虛設? 那照身貼還有什么意義? 秦始皇走上前將“武信侯馮毋擇”的照身貼遞給壯漢,打聽道,“陽武一向檢查嚴格嗎?還是最近檢查如此嚴格?” 壯漢將“馮毋擇”的照身貼與秦始皇仔細對比一番,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問題之后,又將照身貼還給秦始皇,態(tài)度明顯好了很多,“我們陽武一向嚴格執(zhí)行秦律,絕無可能有半點徇私!別說區(qū)區(qū)武信侯,就是公子扶蘇來了,也得下車接受檢查。” 嘶! 壯漢此言一出,瞬間響起一片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公子扶蘇來了都要接受檢查? 誰給他的膽子? 讓車隊眾人驚詫的是,這陽武縣城衛(wèi)不只檢查了車隊里每一個人的照身貼,甚至連馬車內(nèi)和馬車底等一些可能藏人的地方都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絕對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從未見過如此細致的進城檢查。 仔細檢查過了所有角落,壯漢這才滿意的放行,“沒問題了,走吧,記得進城之后靠右走,馬和車不能上人行道,不然會有人前來收罰款。” 靠右走? 人和車分開? 秦始皇一行人疑惑的進入陽武縣,很快,他們就理解了壯漢的意思。 陽武縣城大道的中間鋪上了整整齊齊的青石板,路中間用一小排鵝卵石將道路一分為二,正好能讓方向不同的兩輛馬車通過,互不干擾。 道路兩旁則鋪滿了平整的碎石,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上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