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賀問了一句,“陸老板,那這些早就辭職的員工,他們的工資就不用補了吧?” “補,當然得要補,他們現在沒有來,但是工資賬本之類的不要毀損,都留著,不少人跟你們住一起,甚至是左鄰右舍,街坊鄰居,遇到了,就跟他們說一聲,讓他們到廠里來,將先前太鋼飲料廠欠他們的工資給拿回去。”陸浩說道。 “其他已經從太鋼飲料廠辭職的職工,他們都能領到拖欠的工資?”王賀有些不可置信。 如果說陸浩要籠絡人心,那么只籠絡還在飲料廠的職工就行了,那些已經離開了飲料廠的職工,還給他們發拖欠的工資干什么? 而且,拖欠的工資也不是陸浩的責任。 他提醒了一句,“這些人,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點人脈關系,主動辭職,是因為想去更好的地方,而且大多數都已經找到了比較好的工作崗位。” 走的那些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崗位,留下的一眾人,沒有關系,沒有背景,沒有別的出路,哪怕原本彼此之間的關系不錯,但是在太鋼飲料廠發生變故時,一批人有出路,一批人沒有出路,一批人能主動的尋找退路,一批人卻只能被動的等待結果。 這樣的情況,注定彼此之間的關系會出現裂痕。 王賀,包括其他的一眾職工,都巴不得先前離開的職工拿不到工資。 “既然說是要將太鋼飲料廠欠發的工資補發給大家伙,那么只要是在這段時間之內,在太鋼飲料廠工作的職工,沒有發工資,或者工資有欠缺,只發了部分的,都應該將欠大家伙的工資都給補足了。”陸浩說道。 “做生意就跟做人一樣,得要一碼歸一碼,不能將一樣事情上面的錯誤,放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面做懲罰。” “你們應該也不會希望我成為那樣的老板吧?規矩不僅僅是給你們定的,同時也是給我定的,你們要遵守,我同樣也要遵守,否則怎么能夠服人呢?” 他看著王賀,“辭工的職工,今天沒來,拖欠的工資就先記著,等他們過來了后就補發給他們,到現場的,就先將現場職工被拖欠的工資給結算了,補足了。” “繼續,接著往下念。” 陸浩這么做,一個是立規矩,表示一視同仁,再一個,則是主動跟那些辭工的職工留下好印象,一人補足幾十塊錢的拖欠工資,就能在跟辭工的職工那留下不錯的印象,很劃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