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小瑾,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能到?”蘇敏想起這事。 家里就蘇瑾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她很關心這個事。 “快了,還有幾天應該就能到了。”蘇瑾說道。 “小瑾肯定沒有問題,她平常學習就很好,考試那天發揮的也非常好,我們就不知道了。”謝莎說道。 段芳也點點頭,“好擔心。” 這會兒,高等教育的錄取率并不高,不看別的,就從本、專科生的畢業人數就可以知曉了,就拿江城來說,今年的畢業生總計也才2萬出頭的人數。 難考,含金量高,主要還是以公費為主,自費為輔。 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其實很憋屈,千辛萬苦考上大學,忽然發現畢業不包分配工作,福利房沒有,大學可能要收學費了。 不止如此,大學的錄取率還在不斷提升,也就是說,考上大學的人多了起來,自己大學的文憑沒以往那么吃香。 80年,江城地區有高等院校26所,在校學生近5萬人。 85年,江城地區有高等院校33所,在校學生近9萬人。 往后,也會節節攀升。 等到91年,也就是蘇瑾幾人畢業的那年,江城地區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能達到13萬人左右。 84年的時候,《高等學校接受委托培養學生的實行辦法》頒布,普通高校在國家任務計劃招收的公費生和定向生之外,開始招收屬于市場調節成分的自費生和委培生。 公費生,很好理解,就是考上大學后不用自己花錢,國家出錢。 定向生,是為了幫助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行業培養人才,保證他們得到一定數量的畢業生而制定的一項政策,這個有條件,需要在入學注冊前與高校及定向就業單位簽訂有關的定向就業協議。 至于自費生和委培生,按字面的意思就能夠理解,是需要收費的,不過費用一般也不是由學生自己來出,大多數都是由單位繳納培養費和學雜費。 無論是國家任務計劃招收的公費生和定向生,還是市場調節成分的自費生和委培生,都屬于統一招生計劃。 不過,在一些地方兩者又有些區別,國家任務計劃招收的學生,也就是公費生和定向生,與市場調節成分的學生,也就是自費生和委培生,這兩者的錄取分數線不一樣。 自費生和委培生的錄取分數線一般比公費生和定向生要低。 教育并軌說的就是這個。 再過些年,就不再按照國家任務招生計劃和調節性招生計劃形式,分別劃定兩條錄取分數線了,而是按照總的招生計劃,只劃定一條分數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