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十萬大軍-《怒海覆清1852》
第(1/3)頁
這樣的動員幾乎在東番島的每一個縣發動。
在安平城則尤為熱鬧。就連少年班的孩子們都走上了接頭去給百姓們宣講動員。
城內的青壯沒有用動員,就自己主動找到民兵隊長要求報名參加守城。
在廣大農村地區,基本上是一個生產大隊對應一個民兵中隊,農村的自然村落更加方便民兵的組織。
而在城內,情況要復雜一些,董良的方案是模仿后世的街道辦,以坊、市為單位管理城內的居民,有些大的工廠附屬的居住區,還會以工廠為管理單位。
然后在這些基本單位內部根據青壯的人數設立一到若干個民兵中隊。
平時這些民兵中隊只有一個空殼子。
每個月訓練的時候會集中一次,然后就是因為某些突發事件的臨時召集。
就如同現在一般。
當數據被匯總到董良的手中之時,他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爆兵的速度那么快。
整個東番島上一共組織了八百多個中隊的民兵,總兵力將近十萬人。
這種快速爆兵的感覺真的很爽。
太平軍的幾十萬大軍估計就是這么來的吧。
不過董良很清楚,這些民兵平時都是主要的勞動力。太平軍就是爆兵太快,破壞了地方上的生產,
這次動員對華族的生產將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好在董良這次提前跟蘇文燦購買了一大批糧食,要不然光是這些民兵參加行動的糧食補貼都發不出來。
民兵參加行動,沒有餉銀就罷了,但是官府總要管飯吧。
蘇達帶著幾個同學,手中拿著鐵皮做成的擴音器,站在街市的一角,向過往的百姓宣揚洋人的殘暴和護衛軍保護百姓的決心。
他們的面前還放著一個捐款的木頭箱子。
卓浪拿著毛筆坐在一張小桌子后面,他的身旁是尚泰王,捐款的人可以將名字自愿登記在功德簿上。
他們以班級的名義募捐,這些錢會用來給傷亡的戰士發放撫恤。
趙國棟站在人群中,看著這些孩子的表演,似乎非常新鮮。
“華族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是華族的主人,東番島是我們的家,強盜來了自己家,咱們難道還不拿起家中趁手的兵器起來反抗嗎?”
這話在蘇達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建立一個所有華族百姓共同的華族,這是董良一直掛在嘴上的。
趙國棟跟著董良的時間還不長。
還需要時間去接受這些看似離經叛道的觀點。
董良出去視察,趙國棟請了半天假,準備回家中看看。
自從毛遂自薦擔任這個起居郎,趙國棟已經多日未回家了。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記錄董良每天做了什么,見了什么人,說了哪些話。
好在書房的事情還是楊瑛瑛來負責。
對于董良將自己的寡嫂留在身邊做事兒,趙國棟一開始也頗為不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石狮市|
聂拉木县|
舒城县|
衢州市|
青铜峡市|
平潭县|
高碑店市|
徐汇区|
南岸区|
桦甸市|
东兰县|
银川市|
丹阳市|
余江县|
宜兰县|
门头沟区|
班戈县|
商洛市|
武川县|
大同市|
三门峡市|
体育|
巧家县|
浙江省|
张北县|
东兰县|
长武县|
博爱县|
保亭|
宜兰市|
利津县|
凤冈县|
明水县|
新津县|
加查县|
怀来县|
科技|
东丰县|
卢湾区|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