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國棟,不得無理。”張遠芳低聲喝到。 這個趙國棟在府學之中最是迂腐。 前幾天,護衛軍進城,此人還要拉著眾人死節。結果沒人搭理他,他自己要去尋死,可是被他那彪悍的番人老婆狠狠教訓了一頓,就此作罷。 第二天,護衛軍過來補發錢糧,他又屁顛屁顛回來教書了。 張遠芳還以為此人回心轉意了。 沒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又犯了糊涂。 “張學正,無妨,府學是做學問的地方,原本就可以暢所欲言,學問這種東西可是越辯越明朗。” 董良擺了擺手,毫不在意地示意眾人跟著他一起走進府學。 “元首,在下沒有別的意思,單純就是覺得元首的話有些矛盾。”趙國棟還補充了一句,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很快眾人就進入了府學。 根據董良的安排,這次府學的生員,還有各個書院的學員代表有上百人參加了見面會。 見面的地點就放在一間大教室中,教室的四周開著窗戶,四周的光線和鳥鳴之聲一起傳進教室之中。 古代的學堂沒有后世那般恢宏大氣,反倒是講究與自然融為一體。 這與華夏傳統文化吸受了道家思想有很重要的關系,做學問要遵從自然本心,以至于連學堂的建設也要順乎于自然。 雖然漢以后獨尊儒術,但是諸子百家,其實也沒有消失,只是很多原本研究百家之學的人改換了門庭,成為了儒生,他們研究的學問也就變成了儒學的一不分。 漢以后,儒學博采諸子百家之長。 道家思想不僅僅在道教傳承,同樣在儒學中傳承下來。 學堂的講臺是由竹木搭建的榻,比下面高處兩尺的高度,榻上有蒲墊和矮桌,眾人席地而坐。 下方的學生則是坐在椅子上,身前擺著課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