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鴻門宴-《怒海覆清1852》
第(1/3)頁
嘉義縣向南50里不到就是臺灣府城所在。
府城附郭臺灣縣。向西距澎湖水程四更,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距五十里。
東至大山番界四十五里,西至鹿耳門海五里,當年國姓爺收服東番島就是走的鹿耳門。
北至嘉義縣界四十里。本東番地,順治十八年,國姓爺在此置天興、萬年二縣,屬承天府。
其子鄭經升二縣為州。康熙二十三年,廢二州,改置臺灣縣為府治。
這府城的規模也不是縣城可比。
雍正三年,建柵城,周十一里三百三十四步,門七。
乾隆元年,易七門以石,雉堞釘鐵皮,樓護女墻。
五十三年,改筑土城,周二千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以西面濱海,按舊基收進一百五十余丈。
按照計劃,各個大隊完成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之后,要向府城匯合,對那里形成包圍之勢。
與此同時,海軍艦隊也將從鹿耳門水道進入,完成海上封鎖,讓清軍徹底失去退路。
不過在各支軍隊正在向這里急行軍的時候,董良突然派人將他們叫停。
各支軍隊都在府城三十里外扎營候命。
在前往府城的道路上,一支“清軍”正在狼狽奔逃。
王資雨坐在一個簡易的肩與上,抬著肩與的是兩個胳膊上滿是刺青的大漢,這二人正是熊大和熊二。
而這些清軍也是特戰隊員所辦。
他們都是與王資雨一同回府城取投名狀的。
王資雨的心中五味雜陳。
在涌泉寺的時候,那時還是他去招攬董良,沒想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自己就成為董良的手下。
不過此時的董良已經不是他印象中的流竄海盜。
原來人家早就成為了東海上的一個龐大的勢力。
雖然董良還沒有將華族的事情對他詳細講來,但是他還是可以猜出一些事情。
如果沒有自己的根基,董良是不可能養這么多的軍隊的。
接著他又思考了府城的事情。
府城之中除了他這個兵備道,還有知府、同知、通判,武官還有總兵,有八旗統領。
不過現在府城中已經沒有什么兵馬了,八旗肯定是在滿城之中,守城的漢軍只有不到千人。
王資雨對此了如指掌。
董良要是強攻的話,也能夠打下這里。
只不過到時候這府城可能就跟嘉義縣城一般殘破不堪。
而董良是希望將這里當做華族的大后方來經營的。因此他不希望這里受到破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应城市|
东平县|
乐业县|
黔江区|
利津县|
吉木萨尔县|
吉首市|
中超|
敦化市|
崇阳县|
昭苏县|
长岛县|
阿合奇县|
甘孜|
韶山市|
平泉县|
泸西县|
电白县|
青田县|
应城市|
东辽县|
张家港市|
遂昌县|
台北市|
方山县|
宁海县|
洛川县|
开封县|
东方市|
江山市|
江门市|
沁阳市|
太谷县|
昌平区|
清涧县|
大城县|
手机|
阳西县|
北海市|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