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了對抗嬴羽,這些商人們刻意減緩貨物運輸,同時花了大量的財物,把貨物掃蕩一空。 為的就是把所有貨物都掌握在手中,從而直接壟斷市場。 到時候即便他們刻意減緩貨物的運輸,別的商人就算沒有加入他們,也沒有辦法完成貨物的采購。 如今,市場上大量的貨物都囤積在了這些反對嬴羽的商人手中。 他們本想以此要挾政府,只不過沒想到嬴羽直接來了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斷了他們所有的念想。 到了此刻,有精明的商人已經意識到了,他們犯了一個致命的失誤。 他們以為只要大多數商人聯合起來,聚集足夠多的財富,就能掌握話語權。 只是他們忘記了,這是皇權時代,在這個時代,錢不是萬能的。 面對嬴羽的施壓,一部分精明的商人,已經算到了后續的發展,他們知道,此刻如果還不收手的話,就真的晚了。 因為他們做商人的更加清楚,如今的大秦是多么的富有。 大秦的錢不就全都是嬴羽的錢嗎? 可笑,他們竟然妄想,反抗嬴羽。 此刻,這一群精明的商人,已經知道后續該如何做。 他們權衡之后,決定馬上放棄和嬴羽對抗。 但是畢竟精明的商人也只是少數,在這基數龐大的隊伍之中,就更是如此了。 他們的意見并沒有得到采納,反而更多人咬牙切齒的想要和嬴羽對抗到底。 他們認為,嬴羽切斷了對外貿易,受影響最大的并不是他們這些商人,而是大秦的經濟, 所以他們料定這樣的情況,必然不能持續很久。 他們只需要有一點耐心等待下去,過不了多久嬴羽的這個手段自然不攻自破。 那一群精明的商人,知道自己不能左右大部分蠢人的意見,于是他們趁此時機,想把自己囤積的那一份貨物,趕緊拋售出去。 雖說必然會有一定的損失,但起碼好過全部砸在手里,滿盤皆輸來的強。 只是當他們想要拋售這些物資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沒有商人接手了。 這也是必然之事,此刻,大秦官府一刀切斷了對外商路。 而這些之前要反抗嬴羽的商人們,他們囤積的都是對外出口的貨物。 在此當口,又怎么可能會有人敢冒著賠本的風險,接受他們的甩賣呢? 到了最后,這群想要拋售貨物的商人,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與此同時,大秦的官府又放出了消息,為了彌補商人們的損失,官府可以花費一定的錢,收購他們的貨物。 那些商人們現在急著止損,自然也不會多想,這些東西賣出一個銅板,他們就少虧一個銅板。 此刻,官方出面補償收購,他們哪里還會想別的,于是非常干脆得把手中的貨物全部拋售了個干凈。 對于他們而言,這已經是減少損失最好的辦法了。 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一切也在嬴羽的預料之中。 嬴羽早就已經過了悲天憫人的那種階段,這些商人算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若不是嬴羽大力發展商業,他們也不會有今天。 如今他們忘恩負義,嬴羽也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