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波斯郡西側(cè),就是后世的阿拉博半島,那里可是整個世界石油最集中油品質(zhì)最好的地方,而且開采起來也非常的容易。 只不過如今的半島極其炎熱,綠洲也是少的可憐,完全是一片荒涼之地,勘察成本極大。 讓原本就生活在戈壁之中的城郭人去勘測,既可以節(jié)省成本,效果也會更好。 若是能為大秦找到足夠多的鐵礦,給出一些永久居住名額也無妨。 不配合也無所謂,如今的半島可是什么都沒有,沒有大秦的補給,他很快就會被茫茫黃沙所吞噬。 幾次沙塵暴之后,甚至連痕跡都不會留下半分。 這些人遷移之后,伊犁郡的建設(shè)將會更加順利,真正讓大秦完全掌控整條絲綢之路,打通前往天竺郡和波斯郡的路上聯(lián)系,將大秦本土和海外完全連通起來。 而且還可以作為大秦改郡縣制為郡、州、縣三級制度的一個試點區(qū)域。 資金也完全不需要擔心。 由于大秦錢票通行的原因,各國貴金屬,早已經(jīng)兌換成更加方便的錢票。 這些貴金屬,早已經(jīng)被運輸?shù)酱笄乇就痢? 如今大秦只需要將這些貴金屬對應的錢票作廢,重新發(fā)行一批就是了。 金融戰(zhàn)的妙用,已經(jīng)初步得到體現(xiàn)。 ...... 北方荒原,斯拉夫區(qū)域。 羌王看著眼前奔騰不息的河水,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羌王是一位有著雄心壯志的君主,他的心愿是將羌族打造成西域之王,進而吞并整個大草原,甚至進軍中原。 然而現(xiàn)實卻是太過殘酷了,原本不可一世的匈奴,突然間就被覆滅了。 還沒等羌族弄明白怎么回事,東胡也沒了,大月氏更是徹底跪在大秦腳下,成為了大秦的鷹犬。 這讓烏孫和羌族,直接就面臨大秦的可怕壓力。 不過和年邁的烏孫王不同,羌王更年輕,也更善于隱忍,一直表現(xiàn)的都十分恭順和低調(diào),在外都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直到烏孫國的內(nèi)亂,讓羌族感受到了莫大的危險。 羌王思索了許久,最終還是狠心解決了族內(nèi)聲稱要加入大秦的族人,然后聚合剩余所有力量,對城郭諸國發(fā)動了突襲。 過程出奇的順利,唯獨一點讓羌王十分不滿。 那就是城郭諸國的國庫,和貴族豪門之中,除了珠寶琉璃之外,并無多少金銀銅錢,取而代之的都是各種大秦錢票。 雖然錢票十分好用,但是終究沒有金銀來的讓人安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