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中任何一方有異議,該決議都無法執行,必須遞交帝皇進行最終裁決。 可以說,三省的存在,將原本模糊的左右丞相職能,更加精細化地進行了分割。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效率,減輕帝皇壓力,而且更有利于帝皇集權掌控,讓始皇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更到位。 嬴羽可以完全確信,此決議一提出來,肯定是會得到政哥的支持。 至于馮去疾嗎,他是一個聰明人,應該也不會反對。 其他官員,同樣也不會反對,畢竟這多出來的兩個官位,對他們也有利。 搞定了丞相,剩下的就是御史大夫和太尉的改革了。 秦朝官制之中的御史大夫,獨立于丞相之外,負責監察百官,直接向皇帝負責。 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吏部雖然也有類似以的職能,但卻直接屬于尚書省統轄。 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低了尚書令等三省主官一頭的吏部,其監察程度,就要打一個大問號了。 因此嬴羽決定將御史大夫的設置延續下去,并且進一步強化,除了朝堂之外,在各郡縣也都成立監察部,進一步完善監察職能。 至于太尉,實際上是一個最尷尬的位置。 畢竟軍權向來是最容易被帝皇忌憚的。 王翦之所以三天兩頭稱病不上朝,最大的緣故,就是為了避嫌。 不過若是學習后世,將太尉改為虛職,實際領軍由兵部執行,就會形成武官低于文官,被文官打壓的局面,這對于大秦十分不利。 思來想去,嬴羽決定將太尉改組為樞密院。 其功能,類似于后世的總參謀部,負責協助帝皇指揮軍隊作戰,軍隊編制規劃建設、后勤動員等。 但是最重要的錢糧,必須經由三省審批之后,由帝皇進行決議。 只要收住了錢袋子,光有兵,而無錢糧,再加上軍隊之中愛秦主義的教育,樞密院就構不成威脅。 如此一來,既保留了武將的地位,也防止了武將權柄過高,更有利于中央集權統治。 三公之外的九卿,分別是衛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栗內史。 另外還有一個經過嬴羽提議,與九卿地位一樣的將作少府。 如今既然要改革,將作少府完全可以直接改成為更符合其定位的工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