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嬴羽沉聲道:“這一次文科舉上榜的考生,本太子準許御史臺優先進行挑選,務必把這股歪風邪氣給我狠狠殺下去!” “當然,一定要核實清楚再治罪,若是誣告,也要追究誣告者的責任。” “務必要做到公平和公正,絕對不能冤枉任何一個好官,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貪官污吏。” “請殿下放心!” “御史臺,絕對不會漏過一個為非作歹之徒。” 蒙毅神色鄭重,連忙回答道。 “很好,其余的卷子,你帶回去給父皇和朝中諸位大臣看一下吧!” 嬴羽非常淡然的將一堆試卷,推給了蒙毅。 經歷了數日的加班,嬴羽從千份考卷之中,挑選出來最優秀的三百份卷子,并且排好名次,準備和武舉的名單,一起送入宮中,交由嬴政進行復核。 這也是嬴羽定下的閱卷流程,往后文武科舉,主考官評定完畢的上榜試卷和名單,都要由皇帝和文武重臣復審,確認沒有問題之后,才能生效并且在公告欄上進行公布。 而且所有原卷和相關記錄,都會被永久封存進專用府庫之中,隨時可以重新調取查詢。 這樣子的話,就可以讓考官們不敢推薦質量較低的試卷上榜,也可以減少被冒名頂替的可能,將閱卷作弊的問題降低到最低。 等到朝廷各部門招考正式升級為文科舉之后,還要再增加一個殿試的環節,由皇帝和三公九卿等重臣,對中舉者進行當場面試,并且分配職位。 只有將這些細節都梳理清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并且嚴格進行監督,才能確保科舉公平公正。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看到魚躍龍門的希望。 嬴羽可不希望大秦科舉實施沒多久之后,就和后世歷史一樣,不是被世家權貴所壟斷,就是被八股文所限制,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文武雙科舉,是嬴羽為大秦平民百姓打造的上升通道,也是大秦帝國一直蒸蒸日上,而不會成為一潭死水的保障! ...... 章臺宮,御書房。 此刻嬴政和一眾重臣,臉色都有點凝重。 嬴羽對于文武科舉名次的安排十分到位,他們都沒有意見,而且這本來就是為嬴羽準備的班子。 真正讓他們頭痛的,還是考生們,以及各郡縣意見箱檢舉的各種問題。 距離咸陽城近距離的情況還算不錯,但是偏遠區域,尤其是新納入大秦的部分疆域,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治國首治吏,吏治沒有搞好,朝廷的政令根本得不到貫徹,許多原本出發點不錯的政令,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