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圍觀的百姓們更是齊聲歡呼了起來。 然而這一幕,不過是升旗儀式的開始而已。 隨著軍樂的響起,真正的主角,國旗班終于出現在了所有人眼前! 整個國旗班,每排十人,長五列,拱衛著中間的三位護旗手,正邁著整齊如一的正步,伴隨有著軍樂的每個節拍,一步步敲擊在廣場的青石磚上。 這一幕,實在是太霸氣太有沖擊力了。 贏政和朝堂重臣們,已經完全坐不住了。 一個個都擠到城門樓的最前面,伴隨著國旗班的節拍心潮澎湃起來。 尤其是王翦、蒙恬和韓信等軍中將士,更是一個個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親自上場,和國旗班一起完成這輝煌的一幕。 被萬眾矚目的國旗班士兵目不斜視,隨著班長的號令,踏著整齊有力的正步,朝著高高屹立在廣場正中央的升旗臺前進。 威武的軍裝,英姿颯爽的將士,不怒自威的氣勢,雄壯有力的正步,讓所有人都呆滯了。 無論是圍觀的百姓,還還是城樓上的文武百官。 此時都已經完全沉浸在,這霸氣無比的一幕之中,似乎連呼吸都已經忘記。 就連贏政都緊張地握緊了城門樓的護欄,目不轉睛地看著這氣勢磅礴的場面。 當國旗班前進到升旗臺底部之后,軍樂團的演奏戛然而止,百姓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重新感受到了自己心臟的跳動。 然而,很快他們的情緒,又被完全調動了起來。 因為國旗班的三名護旗手,已經在班長的帶領下,莊嚴地邁上了升旗臺,有條不紊地把國旗系好。 “升國旗!” 反復檢查數遍,確保沒有任何問題之后,國旗班班長深吸了一口氣,舉起了手中的長刀,用盡全身的力氣怒吼出聲。 主旗手屏住呼吸,奮力一甩,大秦國旗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緩緩升空。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國旗班將士長刀齊齊出鞘,在空中挽出一個剛勁有力,而不失帥氣的刀花。 軍樂團也奏響了所有大秦百姓百姓最熟悉,最能代表老秦人精神,被贏政定為大秦國歌的《秦風無衣》。 質樸無華的歌詞之中,飽含著老秦人尚武陽剛的精神,象征著大秦頂天立地的脊梁,讓所有在場的百姓,都跟著熱血沸騰了起來,共同吟唱起這震撼人心的歌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