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源于同宗,《神農本草經》,卻朝著兩個方向發(fā)展了:百草堂的醫(yī)書像江南,講究春風化雨的細膩,潤物細無聲的柔和,而手上這些,則像大漠雪山,粗獷不羈,是長河落日圓的雄渾。 她研究過古醫(yī)學,故而能立刻瞧出不同來,但對普通大夫來說,怕是并無多少異樣。 回到最初的問題:二郡王風澹夷的母妃,用與中原醫(yī)學不同的藥方延續(xù)了他的性命。 但瞧完這些醫(yī)書,魏紫并不覺得里面有任何辦法能治先天不足癥。 所以,風澹夷究竟是怎么活下來的? 她無從知曉。 “蘇念,請馬嬤嬤進來收拾吧。”魏紫站起身來,走出屋去。 馬嬤嬤朝她行禮,魏紫說:“勞駕嬤嬤跟王妃說一聲,我先去城南了,二郡王的病,容我再想想如何治。” 馬車上,蘇念見魏紫沉思不語,便勸她:“二郡王都病了這么久,若治不了,王爺也能理解的。” 魏紫搖頭:“如果真治不了,二郡王早就死了;可他卻活到了成年,說明一定有辦法可以治。” “真的能治?”蘇念吃了一驚。 “能。”魏紫點頭,又補充了一句:“但我不一定能想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