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賣的干干凈凈-《大明話事人》
第(1/3)頁
重新退回乾清門外的大學士們等了好一會兒,也沒等到新的旨意傳出來。
但是大家對此都有心理準備,所以也不著急。
內宮發生了這么荒唐的事情,皇帝和太監們肯定需要時間進行內部處置,并商量出對策,最起碼也要決定推出誰背黑鍋吧?
反正現在春光明媚,在外面很舒適,如果皇帝肯先賜座賜茶,那就是真明君圣主了。
至于背后主謀是誰,幾位大學士們雖然不像林泰來那樣開了外掛能以史為鑒,但也都已經猜出來了。
能當上大學士的人,性情和人設或許各異,比如申大是表面寬大、許二是暴躁老哥、王三是大聰明,王四是道學先生,但各人的智商都在一定水準線上的。
如果到這時候,他們還猜不出主謀者是鄭貴妃,也不配為大學士了。
反正以他們對皇帝和司禮監的張誠、孫暹、田義、陳矩的了解,都干不出這種沒品的事。
況且大明的后妃與歷代不同,都是從民間或者底層挑選,都是小門小戶出身。
這樣的家庭出身,見識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可想而知,做出些不著調的事情很正常。
只能說,林泰來這人實在太能拉仇恨了,竟然把鄭貴妃激怒到失去理智,不惜采取如此駭人聽聞的手段。
聽說昨天在兵部,林泰來從鄭貴妃她爹一直罵到鄭貴妃她哥
不講政治正確的說一句,林泰來被一群內監埋伏圍攻,真是自找的。
不過當幾位大學士從宮廷驚變的震撼中緩過神來后,卻又不約而同的發現,剛才出現內監圍攻“大臣”事件可能是好事。
不是壞事變好事,而是真正的好事,反正“挨打”的人是林泰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皇帝還好意思開口,讓他們幾個大學士支持鄭貴妃和皇三子嗎?
唯一可惜的是,林泰來除了不可避免的挨了幾下,官帽不知丟在哪里之外,看起來沒有什么大事。
要是古往今來唯一的文武雙狀元被打死在內宮,那懸在每個人頭上的國本大劫就消失了。
一個把古往今來唯一文武雙狀元活活毆死的貴妃,還配母儀天下嗎?她兒子還配當太子嗎?
只需犧牲林泰來一個人,就能以身化劫,換回所有人的太平,但可惜的就是林泰來他不愿意犧牲啊。
林泰來剛才體力消耗不小,找守門禁兵搶了點水喝,忽然打了個冷顫。
因為他發現,周圍大學士們看向自己的眼神很冷酷,他生平沒見過如此可怕、沒有人性的眼神。
對此林泰來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幫子老官僚到底在想什么。
不知過了多久,終于有旨意從內宮里傳了出來,但不是給外臣的。
反倒先傳了五十名錦衣衛官校和五十名勇士營禁兵進內宮,而且還特旨要求“持器械”。
隨即第二道旨意才是給外臣的,命大學士們和林泰來覲見。
這說明,內宮已經做好善后準備了,就是不知道會“開出”什么條件。
當林泰來第二次進入乾清門時,抬眼就發現,在乾清宮外面的臺基上已經設了御座。
皇帝已經就位了,在皇帝身邊左右則是一大群服色高級的大太監。
林泰來懷疑,是不是此刻正在內宮當值的大太監全都跑過來看熱鬧了。
皇帝下面的臺階上,則是由五十名持械錦衣衛官校、五十名持械大內禁兵、五十名強壯太監組成的三道防線。
見多識廣的大學士們嘆口氣,感情淡了,心也遠了。
過去還上朝時,哪怕是數千人的大朝會,皇帝身邊的戒備也沒有如此森嚴。
那個時候,距離皇帝最近的文臣就是大學士。大學士班位和皇帝之間,沒有任何物理隔絕。
而現在,他們大學士居然要隔著三道防線與皇帝奏對。
大概是萬歷皇帝也覺得,隔著三道防線接受大臣參拜有點別扭,所以就直接宣布免禮了。
申首輔代表外臣,直接奏道:“數十內監埋伏夾道,圍毆奉詔進宮大臣,實屬駭人聽聞!請皇上為臣等做主!”
別人或許沒感覺,但林泰來只覺得這些話很耳熟。
隨即突然記起,這不是自己打完后,對陳矩陳太監所說的話嗎?
申首輔上來就開門見山的說案子,很明顯是早早把主謀牽扯出來,然后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了。
或者說,在“談判”中取得優勢地位。
萬歷皇帝直接甩鍋,“已經讓張誠查了,讓他與你們說。”
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無可奈何的出面,對申首輔說:
“此事已經初步查明,乃是內臣潘忠義等人組織串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尖扎县|
乃东县|
大庆市|
陵川县|
喜德县|
松江区|
台北县|
岑溪市|
鸡东县|
南充市|
焦作市|
聂荣县|
淳安县|
施甸县|
黄山市|
长海县|
揭阳市|
襄垣县|
灵璧县|
安阳市|
宝鸡市|
五台县|
桐乡市|
奉化市|
辉县市|
井研县|
临洮县|
景宁|
靖江市|
通州市|
云龙县|
永德县|
蒙山县|
江源县|
杨浦区|
涟水县|
调兵山市|
义马市|
凤冈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