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便是曲陽城嗎?”熊午良怔怔良久。 自打記事以來,熊威便將熊午良這個獨子送到了郢都。 一來是為了讓熊午良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和楚國太子一起讀書,這背后的意義可不一般——羋良必將是下一任楚王的心腹親信。也就是熊威面子大,若是尋常臣子,想將子嗣送入宮中伴讀難如登天。 二來是想讓熊午良這個未來的小君侯,能在郢都接觸更多的楚國貴族大臣,早早混個臉熟,也算是發(fā)展人脈。 三來,恐怕也有世子為質(zhì),讓楚懷王放心的意思。 總之,不管是出于哪層原因,反正熊午良已經(jīng)多年沒有回過曲陽縣了。 眼前的曲陽城是整個曲陽縣的核心——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城門上有一牌匾,用楚文寫著‘曲陽’兩個大字。 此城通體均為夯土所筑,絕對算不上雄偉大氣。 和郢都城墻清一色的石磚相比,曲陽顯得很是寒酸。 城雖小,但看上去倒也是整潔有序——門口的兵卒盤查著入城者的身份,倒也是有模有樣! “這位便是就封的午良公子,還不向小君侯行禮!”鐘華對著門口的眾軍士招呼一聲。 眾軍士紛紛跪地行禮:“拜見曲陽君大人!” 路過的百姓偷偷瞄著熊午良的車駕,不由得竊竊私語:“幾乎和老大人長得一摸一樣!” “希望也是個體恤民生的好主君……” “老主君死得慘啊……”有人偷偷抹淚,似乎對老君侯很是緬懷。 秦國商鞅變法后,以斬首記功。因此秦軍兇暴,有辱慢尸身、斬首割耳論功之習(xí)。丹陽一戰(zhàn),戰(zhàn)死的楚軍將士基本沒有全尸。 楚人素來敬畏祖先鬼神,講究一個落葉歸根。堂堂正正戰(zhàn)死也便罷了,至少尸身不可毀辱。 如今逝者的尸身竟落得個身首異處,乃是對生者極大的侮辱。 因此,楚人對秦人仇怨極深。 …… 進(jìn)城之后,熊午良放眼所及,街上幾乎沒有幾個行人。 “怎么如此蕭條?”熊午良微微皺眉。 “公子,眼下正是夏忙時節(jié),農(nóng)戶都在田里侍弄莊稼,這城中自然蕭條了?!辩娙A解釋道。 熊午良恍然點頭,又問道:“按往年來看,曲陽一年的農(nóng)收有多少?稅率幾何?” 農(nóng)業(yè)作為這個時代唯一的支柱產(chǎn)業(yè),農(nóng)收幾乎代表封地里的全部進(jìn)項。 熊午良當(dāng)然很重視。 “回公子的話——曲陽以良田居多,一畝可以產(chǎn)粟二石,稅率什取其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