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官方對《送別》與《水調歌頭》兩首詞的評價,讓網上“葉知秋與黃西山誰的作詞功力更深”這個話題,徹底沒有了懸念。 黃西山噤聲了,一眾黑粉也找不到噴的理由。 暗中關注這場風波的各大娛樂公司,也完全沒想到是這么個結果。 不少業內人士暗中感嘆,葉知秋這是鍍上金身了啊! “千古絕唱”一詞的評價,幾乎讓所有歌手都嫉妒得發狂。 各大娛樂公司旗下藝人整天打榜、培養粉絲,為的是什么?無非兩個字——名與利! 有名才有利,“名”就是名氣,不但是歌手在普通粉絲中,更重要的是,在業內同行眼中的名氣。 有了名,便有了行業地位,咖位自然上去了。 按理說葉知秋獲得了【年度最佳作詞人】,已經是創作人中的天花板級別,為何黃西山還倚老賣老,一口一個“年輕人”,站在前輩的角度進行點評。 歸根結底,就是葉知秋在同行中的“名”還不夠大。因為他崛起得太快了,無論寫出的作品多好,但與黃西山這種老牌創作人比起來,終究咖位還是小了點。 這幾乎是個死局,在華夏傳統觀念中,自古便有“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說。 就好比人們看醫生時,看到年輕的醫生就下意識懷疑對方是不是沒什么經驗?醫術行不行? 而看到戴厚厚鏡片、頭發稀疏的中老年醫生,心就放下了大半。 對葉知秋來說這幾乎是個無解的局,只有靠作品時間的沉淀,也許五年、十年后人們才會真正將他放在與黃西山相提并論的位置。 然而,葉知秋破局的方法卻是簡單粗暴得讓所有人愕然。 在幕后推手還在發動水軍、營銷號、樂評人試圖通過掌控輿論、踩一捧一,打壓葉知秋的時候,葉知秋直接掀桌子了。 你們覺得黃西山更牛?沒問題,我也不需要得到你們的承認。 試問,秦德文這種文壇巨擘對這首詞都是一片贊揚,其他抹黑的言論還有意義嗎? 這就是降維打擊! 在對手還在一個圈子里勾心斗角的時候,葉知秋直接破圈了。 不但競爭對手,連華海娛樂也被葉知秋這一招嚇得不輕。 好家伙,我叫你出首新歌穩一下人氣,你直接來了首千古絕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