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趙正立倒地瞬間,黑夜中一道黃僧袍將其裹挾而走,轉(zhuǎn)瞬消失夜色。 那道身影離去不過三個呼吸,先后兩道身影降臨,一位黑儒衫,一位玲瓏袈裟老僧。 兩人皺眉望著林間草地遺留血跡與蹣跚腳印陷入沉思,因為到此地徹底失去線索。 兩人沒有言語,各自分兩方追去。 。 趙正立做了個夢。 夢中回到了青城山,四月花滿山鄉(xiāng),梨花、杏花、桃花……最讓他著迷的依舊是后山那幾簇牡丹,和鑲嵌山溪成片的映山紅。 他在花圃嬉鬧,掌門師兄跟袁道人在亭中論道,三師兄谷恒隆對他嚴厲不減,在山巒間訓(xùn)斥他偷懶,四師兄還沒回來,五師兄崔成江火急火燎的性子預(yù)要動手教訓(xùn)不聽話的小師弟,調(diào)皮的他在花叢來回閃躲避讓,時而主動挑釁師兄威嚴,嬉鬧聲與求饒聲在山間回蕩。 喜好音律的六師兄最與世不爭,琴聲幽幽,響徹山間,為師兄弟幾人添了融洽之樂。 這個夢很沉醉,睡上個千年萬年也甘愿在其之中。 良久;琴音任然幽幽寥寥,趙正立意識轉(zhuǎn)醒,一股痛感頃刻散布全身,將他從夢中拉回現(xiàn)實。 睜開疲軟雙眸,眼簾是寂靜茅廬,身下是粗劣草席,草廬外隱約傳來綿綿琴音,在鳥聲蟲鳴間異常柔和。 趙正立嘗試著起身,一股巨疼鉆心,五臟霎時間宛如針氈,不由悶哼一聲。 “想活命就老實躺著!” 蒼老嗓音從草廬外傳來。 余音未完,一位老者掀開草席門簾進來,身著黃衲衣,光禿腦袋頂著十六個結(jié)疤,約八旬年紀,身高六尺有余,很瘦,但雙眼卻很精神,脊梁筆直。 枯瘦如柴手指端著一碗黢黑湯藥,剛進屋那股苦澀味道已然彌漫茅屋,他低聲喃喃道:“能從大宗師手上逃命,你也算江湖數(shù)十年第一人,當年你父親若是有這般本事,也不至于落得后面那番境地。這碗湯藥在百藥遍地的大理皇宮也屬貴重之列,你們慶國更是稀罕,正巧老僧多帶了一副,就當老僧替公主還個人情了!” 趙正立自是認得此老僧,乃大理八大護國方丈之首,覺語大方丈,昔日在群英匯聚的烏鷺圣殿下就有過一面之緣,不成想今日會被他所救,只是不知他是敵是友? 覺語那如枯藤的老手將湯藥遞到他眼前,好似看穿他心中所想,自顧自道:“老衲是大理江湖人,不會跟慶國有任何瓜葛,所以更不會拿小道長去邀功請賞,此番出手呢;一則答謝小道長在烏鷺圣殿的棋局為大理公主解惑,二來,了卻老衲對昔日江湖俠義夫妻二人的一絲敬仰緬懷之情?!? 趙正立接過他遞來的湯藥,沒做猶豫,一口吞盡,連藥渣都沒剩下,舔舐了苦澀嘴巴,反問道: “大方丈也認為小道是那俠義夫妻的遺子?” 覺語大方丈老眸泛起一絲笑意:“要說確鑿依據(jù),老衲沒有,想必慶國皇帝也沒有,只是按照各方面細節(jié)推算,以及小道長十二分的面貌,這已經(jīng)是最好證據(jù)了?!? “大方丈能否為小道講講他們的俠義?” “這些小道長往后自會得知,眼下還是性命攸關(guān)之際,想必已有不少人看出慶國皇帝的心思,你呢,暫時調(diào)養(yǎng)幾日,然后接著出去露面,若有被升官發(fā)財蒙蔽眼睛的人追殺,有本事反殺幾人自是更好,殺不了,就跑,逃的越狼狽越好,如此不出三月,朝廷定會有人召見小道長?!? “其中曲折小道自然明白,老皇帝無外乎將我這亂臣遺子論斤論兩稱重,可若是遇上杜喬那樣不要臉皮的老家伙出面,小道也是力不從心??!” “小道長謙虛了,若你一開始就想著逃命,不去與他硬碰,又豈會落得昨晚那般下場?” 直接了當點破,讓趙正立俊臉一紅,燦燦苦笑來掩飾尷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