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卷,風起蜀地 第五章,京城的觀局盤-《劍道藏鋒》


    第(1/3)頁

    三伏烈日,青城山郁郁蔥蔥,好在群山巍峨,樹木參天,在酷暑炎日下增添幾分涼意。。

    今日山門來了貴客,正是昨日埡風村的人馬,京城余家。

    余小薇換了一身素衣,李詹壹依舊身著華麗,而昨日的鐵甲衛隊只來了三人,且換上深色便衣,一行五人以余小薇跟李詹壹為首;落座清都殿一側。

    東道主青城派除在外游歷的第四道人丘良,其余五位道人也聚齊,掌門依舊身穿寬松白道袍,其余四人也如昨日穿扮,身披紫袍,頭頂月牙冠,五人仙風道骨、氣場十足。

    本來設有趙正立一席位,可昨晚酗酒太醉,他師兄袁道人編了個睡懶覺不起床,掌門一氣之下這才撤了他的席位。

    此番交談不出意料的為蜀郡官府話題,不出意料的請君下山問題。

    這種結果青城派早有心理準備,無外乎以下山為民除害為己任,掃蕩蜀地山匪流寇,用這種江湖規矩著手。

    再看蜀郡衙門何種表現,如果不介入,那就為百姓治理一方平安,朝廷在其后表彰青城派,然后打壓蜀郡衙門,畢竟衙門的事兒讓清修閉俗的道士們治理了,扣他郡守一頂縱容倭寇、治理不擅之罪。

    如果介入;官.匪勾.結,朝廷順理成章插手,到那時青城派自然而然收手退場。

    此番過程無論蜀郡守如何選擇都將受到打壓,顯然朝廷著手準備已久。

    破局的青城派好處定是少不掉,甚至還能在皇家落個名頭,雖然修道人不注重名利,不過皇家的名頭可不單單只是名頭那么簡單。

    皇家有龍氣,如若沾染定會讓門派提升一個檔次,比山川靈氣有過之而無不及,更何況還能帶動香火,皇家又撥款修繕道觀,可謂一勞三逸,青城派自然懂得。

    余小薇并沒仗著朝廷兵部尚書父親托大,很卑謙的以晚輩自居,因為她深知名門圣教都臥虎藏龍,南下前他父親余斌更是再三叮屬,江湖混亂、切勿張揚的道理。

    至于這種要事為何安排她來,實則讓她避一避京城朝局間王孫貴族的拉幫結伙,以及收斂士族紈绔的性子,讓她離開揮金如土京城看一看真正的民生,他的老父親兵部尚書這才安排她隨李詹壹南下,可謂用心良苦。

    兵部尚書之女帶親衛隊南下蜀郡;在京城也并非密不透風。自然有好事者煽風點火,說兵部尚書明知蜀郡問題乃朝廷大禍隱患,還一意孤行的利用女兒秘密結黨蜀郡守屯兵蜀地……等等各種說辭。

    不過好在是受慶元皇帝秘旨,這位尚書大人有持無恐。

    余尚書自然明白他是慶元皇帝拋磚引玉的馬前卒,以他南下為誘餌引出上京城幾股勢力相互的猜忌打壓,順帶借他之手施壓整頓蜀郡。

    畢竟多疑的皇帝年紀大了,朝局政治不放心,地方隱患也不放心,為了太子順利接手可算操心操肺啊!

    正因如此,兵部尚書余斌才懂得跟各勢力暫時劃開界線。

    但這位聰明一世的尚書大人卻忽略了多疑皇帝的心眼,誤以為他安排女兒南下蜀地真別有所圖,于是借此機會在朝堂反過來敲擊了一番,弄的兵部尚書叫苦連連,奈何又找不到理由反駁,畢竟他還有兩個兒子,為何偏偏讓女兒南下?不是另有所圖是什么?

    但京城誰人又不知他余尚書兩個兒子紈绔無能呢?在京城都不放心,怎敢放出去?

    不過是被有心人刻意隱瞞了這事,小題大做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奎屯市| 北安市| 徐汇区| 南通市| 清水县| 南雄市| 娱乐| 沙洋县| 托克逊县| 中西区| 博兴县| 盐山县| 宜昌市| 改则县| 晋中市| 鹰潭市| 隆回县| 隆昌县| 册亨县| 彩票| 多伦县| 双牌县| 尖扎县| 涡阳县| 博罗县| 邢台县| 天津市| 栾城县| 手游| 海晏县| 海晏县| 金乡县| 西安市| 华容县| 西丰县| 眉山市| 玉环县| 峨山| 大邑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