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紹康踏著黎明之色醉醺醺的回府,就見老夫人一行正往西南院方向走去。 旁邊陪著她的,正是自己那個因為科場舞弊剛剛從大牢回歸的大哥。 昨日,是大哥被釋放的日子。 他刻意說有事,沒有陪母親去接人。 老夫人只當(dāng)他是因為受大哥影響,因為沒法去參加第二次科舉而無法面對,所以也沒管他的行程。 其實,陳紹康對于不能參加科舉,完全不在意。 如果說暗中幫陳紹安偷到房契借錢行賄買考題,是他走錯的第一步,那么暗暗舉報他,便是錯上加錯。 尤其得知母親把最后的私房錢,全拿去換回府邸,他就更加自責(zé)。 他自責(zé)的不是對大哥做下那樣的錯事。 從大哥被人綁票時,他已經(jīng)做好了舍棄大哥的準(zhǔn)備。 他自責(zé)的是,他好像至今還沒在公主面前辦成一件完美無缺的事。 做這些事時,他只考慮了怎么把大哥弄的更慘,卻忘記了一榮俱榮。 大哥在外面丟了人,他自己上街也是受到白眼的。 要不是公主在外面努力幫助陳家挽回聲譽,他們陳府就能被口水和爛菜葉子淹沒。 想想公主會瞧不起自己,想想陳紹安再度回了陳府,陳紹康就心氣不順。 這一天一夜,他一直在外面買醉。 只是從前陳府還顯赫的時候,每每他心情高興或者郁悶,去的都是京中最好的青樓。 他揮金如土的在青樓買醉,喝醉了,躺下就是溫柔鄉(xiāng)。 現(xiàn)在家中沒落,他只能用少的可憐的銀子,憋屈在一家門楣不高的簡陋小酒館里買醉。 帶著心事飲酒,他醉的很快。 不過,上天依然待他不薄,他沒一直醉倒在酒桌上,而是另進(jìn)了一處溫柔鄉(xiāng)。 開酒館的,是個守寡多年的寡婦,名喚翠芝。 酒館打烊時,她見陳紹康醉倒桌上,就想喊他起來。 不想陳紹康迷蒙著醉眼,把酒館當(dāng)成了青樓,把翠芝當(dāng)成了花娘,竟然摟著翠芝的脖子直接親上了對方的紅唇。 翠芝震驚之余,也是情難自抑,一時干柴烈火兩人就滾到了一處。 等半夜陳紹康頭痛的睜眼,就見一縷月光正照在身旁人的臉上。 半面臉的青紅色胎記,嚇的他以為是在地獄會羅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