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也是李察哥在西夏最高光的時刻。 西夏人的克星被他殺了。 這也是李察哥這些年在西夏朝堂穩定軍政一把手的重要原因。 很多時候,李察哥的態度,對李乾順有很大的影響。 這次揮師南下,他也問過李察哥,李察哥沒有反對,算是默認。 李察哥說道:“宋金之戰,宋朝損耗頗大,西北將門凋零,實力大減是真。” “你的意思是,能打贏?” 李察哥說道:“可以,但也有風險。” “什么風險?” “若是宋朝殊死一搏,戰局進入僵持狀態,就必須逼迫我們繼續投入兵力,那樣的話……” 李乾順皺著眉頭說道:“那樣的話,就必須動用我們現在的儲備兵力,若是我們與宋朝全面開戰,被消耗,最后便宜了金人。” 大宋還好,畢竟那么大一個地盤,有充足的人口、戰略縱深和經濟實力,用這些還能拖住。 可西夏是沒有戰略縱深的,西夏的精髓分布在后套平原(寧夏平原),一旦資源被大宋消耗干凈,金國就可以定點打擊興慶府附近。 到時候李乾順只能逃到大漠中,甚至只能逃到河西走廊一帶。 河西走廊有充足的馬場和草原,但是農業相比后套平原就差得很遠了,而且若是西夏衰敗,回鶻人必然也趁機出兵河西走廊。 如此局面,李乾順就等著亡國了。 李察哥笑道:“陛下多慮了,現在形勢一片大好,宋朝內部問題繁多,劉豫又在河北興兵伐宋,陛下大可不必擔心。” “但愿是朕多慮了。” 站在李乾順的角度來說,客觀分析大宋這幾年打的仗,以及內部矛盾,此時出兵的確算得上好時機。 畢竟劉豫在東部鬧事,西北六路內部又混亂不堪。 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后上哪再去找? 但是,李乾順可能不太知道,這幾年,大宋內部混亂不堪的同時,一批新生的力量正在快速崛起。 舊的枷鎖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被摧毀掉。 只不過,在時代轉型的混沌期,這批新生的力量,被放大的混亂所遮蔽,不被外人所察覺。 宋齊之戰和第六次宋夏之戰的關鍵時期,都是這批新生力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乾順又問道:“對了,王倚投降過來,給他一個什么職位合適?” “可以給一個僉書樞密事,畢竟王倚對宋的軍政很了解,讓他在樞密院任職,于我們都有好處,同時也彰顯了陛下重用漢人的決心,可以籠絡更多漢人人才,以壯大我大夏國力。” “晉王所言有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