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月二十九日晚,也就是李彥仙剛砍了王倚的人頭,鄜延路劉锜兵鋒直指西夏橫山的這一晚,西夏出兵的消息,從京兆府,十萬火急送到了趙寧的桌上。 趙寧左手邊是岳飛的捷報,右手邊就是西夏人進攻的奏疏了。 宰執(zhí)們都在場。 “西夏人對我們用兵了。”趙寧語氣平靜,但這種平靜下面卻蘊含著憤怒,“都說說,接下來怎么處理?” 宰執(zhí)們立刻分出了兩派。 尚書右丞許翰說道:“陛下,陜西剛經歷了輪調,現(xiàn)在還在大清查,必然人心惶惶,這個時候不宜與西賊開戰(zhàn)。” 蔡懋也說道:“臣附議,西賊乃我大宋臣屬之國,兩國又議和互市,現(xiàn)在西賊貿然對我朝用兵,落了天下人的口實,我們可以先派人去質問夏主李乾順,要求他們罷兵賠禮道歉!” 趙寧問道:“若是他們不罷兵呢?” “兵家有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為上策。”蔡懋繼續(xù)堅持他的說法,“以利威逼夏主退兵,若不退兵,斷掉西夏人在大宋境內一切商貿,關閉會州禁榷場。” 蔡懋很顯然是想先禮后兵,這種計策在古代用的比較常見,就是先不把局勢弄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派人過去試探情況,看能不能用其他辦法緩和住。 畢竟大宋現(xiàn)在內部在做整改,不是大舉興兵的時刻。 而且孫子兵法也說過,打仗日費千金。 國家與國家之間打仗不是村頭熱血青年斗勇,更不是讀書人拿著筆對罵。 打仗必然牽涉到政治、民生等諸多問題,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家庭。 張叔夜卻說道:“不可,待我們派人去西夏質問,已經為時已晚,西北戰(zhàn)事從張浚開始寫奏報的時候,恐怕已經非常嚴峻,超出我們的想象!” 張叔夜這種在西北帶過的人非常清楚西北戰(zhàn)火一旦燃燒起來,情況是多么的緊急。 根本不可能給你時間再去談判。 何栗說道:“叔夜相公說得有理,但現(xiàn)在陜西內部不穩(wěn),如何跟西賊打?” 說到底,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局勢不遂人意。 趙鼎說道:“打可以打,但是要做好后續(xù)的安撫和民生保障,若是安撫一事不能及時,陜西不可長久!” 眾人說話后,目光落到趙官家身上。 大宋多事之秋,河北的戰(zhàn)事尚未結束,西線卻又燃燒起來。 其實,歸根結底就一個字:錢! 打仗不僅僅要錢,打完仗后快速穩(wěn)定民生,也要錢。 也就是趙鼎所說的安撫一事,尤為重要。 這意味著朝廷又要出一大筆錢出去。 宰執(zhí)們還是不太了解他們的這位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