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群臣一個個沉默不言。 平日里最咋咋呼呼的那一類人,今天都把腦袋縮在一邊,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例如李純佑,深怕牽連進來。 沉默片刻,蔡懋出列說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的確當嚴查,但朝廷也要做好新官上任的準備,不能只是嚴查這么簡單。” 趙寧說道:“凡是得有個因,才有果,欲正本,需清源,你來告訴朕,為何會變成現在這般模樣?” “誠如陛下所言,源頭出了問題,國朝監察制崩壞,人浮于事。” “僅于此?” 趙鼎出列,他說道:“啟奏陛下,目前來看,這件事反映出來了的問題有四點。” “一、監察的確有問題,從地方各路提點刑獄司,到京師御史臺的監察都失效了,至少牽涉如此大,如此之廣,卻無人上報。” “二、官員數量冗余,相互推諉。” “三、戶部財政審計不足,財政賬目混亂、不明。” “四、各路官員考核不嚴,每年考績各層官員敷衍了事。” “此類疊加,便造成了人浮于事,貪污者層出不窮者,不計其數。” 趙鼎不愧是趙鼎。 宰相是什么? 宰相是輔佐君王理國政的。 宰相可不是許多外行人認為的天天在玩權謀。 脫離了國政事務的權謀,那都是不務正業。 而在浩瀚如煙的政務中,梳理出清晰的脈絡框架,就更難了。 一般人只會說國法不嚴,要加強監督,或者說那些官員無德,要提升節操。 “大相公所言有理。”趙官家的聲音依然很冷。 “只是,為何監察會失效?” “為何官員冗余?” “為何戶部審計不足?” “為何官員考核不嚴? 趙官家一連四問,每一問,都如同有萬鈞之力壓下來。 群臣心中發顫,看來今日趙官家是真的要把這件事剝個干凈。 一提到宋朝的冗官,有人就會說因為文官地位高,所以愿意當官的人多。 其實不然! 宋朝冗官過剩的直接原因很奇葩。 趙鼎繼續答道:“官員冗余皆因恩蔭人數過剩。” 他此話一出,大殿內的氣氛全然不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