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趙構已經在殿外恭候。 “官家圣安。” 趙寧換了一身衣衫,下面的人準備好了一些糕點。 “九哥兒近日可好。” “勞煩官家掛念,一切都好。” “朕聽說你與陳先生相談甚歡?” “皆是商討一些種田之事,陳先生有大才,臣偶爾去請教一二。” 趙寧突然嚴肅起來:“那接下來,你恐怕無法再經常與陳先生商討了。” 見趙官家忽然如此,趙構嚇了一跳,連忙起身說道:“官家,臣不知做錯了什么,請官家責罰。” 趙寧看著趙構,足足看了好一會兒,站起來,走過去,一把抓住他的手,大笑起來:“你何錯之有!朕不過是想再勞煩你為朕做點事而已!” “來,過來!” 趙寧領著趙構到了地圖前,他指著地圖中的京東西路和京東東路,說道:“你看這里,有良田五千萬畝,不!還不止!” “但是這幾年打仗,民生凋零,田地荒蕪。” 他又指了指滄州一帶,說道:“李綱在這里屯兵駐守,南下則是齊魯之地,麻桑之富,衣被天下,再往南,徐州乃兩淮之沖要,兩淮亦是國朝賦稅之源。” “朕砸了千萬貫于東線,為何?為的就是保住兩淮、江南!” “而京東兩路作為兩淮屏障,東線腹地,重中之重,朕需要有一個人,去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安置民生,推行陳先生的農學。” 趙構愣了愣,他撇過頭,正好與趙寧那雙如清晨泉水般清澈明亮的眼睛相視。 老實說,趙構內心還是有些崇拜這位趙官家的。 年輕的趙構生性單純,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只不過歷史上的趙構,接了他接不起的任務,在層層重壓之下,逐漸扭曲。 這對于大多數人,都實在正常。 人們在學校的時候,談天說地,暢想未來。 只要出學校,在社會上混了幾年,就知道,現實是冰冷的。 男人在象牙塔的時候,和去叢林撕咬了兩年回來,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