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說說當時的情景。” “臣仔細問過,當時明顯是李常用的人故意找茬,逼迫那些新兵跟他們打架。” “你的意思是,李常用是故意的?” “咳咳,官家,臣以前也找人來修過房子,完全沒有必要故意挑唆,那樣只會對自己的工事有耽擱。” “那你說說這個李常用為何如此?” “臣愚鈍。” 趙寧沉思起來,原來想著,這件事只是簡單的一些達官貴人想要省錢,沒想到竟然還是一起陰謀政治斗爭。 至于是不是陰謀政治斗爭,現在評判還為時尚早。 “跟著李常用的其他人,全部抓起來審問一邊。” “是。” 高俅想了想,說道:“官家,要不要將趙野抓起來審問?” “先不抓。” “是。” 高俅也沒多說什么了,既然皇帝說不抓,就不抓。 他尋思著,皇帝為何不抓趙野。 無非原因有兩點: 一、沒有直接證據,隨便捉拿大臣,壞了政治規矩。 別看當今趙官家砍人如切西瓜,但每一個被殺的人,該死的理由都擺得清清楚楚。 連被殺的人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去死對不起趙官家。 二、以趙官家的性格,估計是在放長線釣大魚。 高俅也不胡亂猜想了,他告退后,趙寧一個人找文德殿思考起來。 新兵嘩變這事,雖說只有一百多人,但性質絕對是惡劣的。 到了天黑的時候,張叔夜入宮,他匯報了今日這件事,并且也說明了處理結果。 其中那個收受賄賂的都頭,已經被捉拿軍督府審問,所有跟著跑去搬磚的,全部受罰。 還有軍督府下面監察軍官也被罰。 這件事說小是小,畢竟目前的影響力有限,但說大絕對大。 在新編制的禁衛旅中發現收受賄賂、嘩變者,這不是人數的問題,是軍政管理的問題。 這種事一發生,在我大宋噴子遍地的朝堂上,必然會有人開始…… 趙寧倒是沒有責怪張叔夜,他只是交代了幾句,他想就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有人不愿意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