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作為大宋朝的文官,趙鼎肯定一時間沒法接受一口氣殺那么多人。 為了搞定宰相,趙寧已經準備了一套說辭。 這套說辭,一定能將趙鼎變成自己忠實的支持者。 趙鼎入殿。 “臣參見官家。” “你回來了,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朕近日一直在關注糧食入京的消息,聽聞汴河和蔡河的渡口每日都有糧食卸下來。” “第一批從兩淮調度的糧食已經入京,臣剛到京師,去核實過,目前有備注的,到了50萬石,三個月之內會有300萬石陸陸續續到京師。” 300萬石就是3.6億斤糧食。 東京城有120萬人左右,一人一天一斤糧食,一天消耗120萬斤,3.6億斤可以吃300天了。 當然,這是最理想狀態。 糧食肯定還要更多才能保證東京城的正常運轉。 就大宋朝的漕運體系,確實夠發達,比大明朝時期單一靠京杭大運河要強得多。 這也是一直要定都在開封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此說來,京師的糧食危機,已算是大大緩解了?” “若是荊湖路(湖北和湖南)糧食也先后入京,京師糧食難題則迎刃而解。” “賦稅呢?” “臣已經向除河東路、河北路以外的各路發出政令,讓各路轉運使征集賦稅,目前淮南兩路(安徽和江蘇的一部分)已經給臣報了一個數目,錢的總收入預計在300萬貫,布匹絹絲一萬匹,糧食100萬石,草80萬束。” 趙寧一聽這個數目,立刻就察覺出來有問題。 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可是大宋朝很富庶的兩路,許多運河都從這里經過。 一年的現錢收入只有300萬貫? 騙誰呢! 他趙寧可是在前幾個月,金軍還在圍城的時候,就把整個大宋朝的財政收入看完了的,幾乎印在了腦海中。 大宋朝到英宗的時候,也就是距今60年前,一年的錢總收入就達到了36822541.165貫。 縮寫一下,3682萬貫! 大宋朝二十四路,平均下去,每一路錢的收入153萬貫,而兩淮的收入絕對高于平均不少。 英宗時代就已經達到500萬貫。 到了宋徽宗時期,蔡京執政,開動“印鈔機”,全國的錢總收入已經達到了5000萬貫以上,還不算糧草、匹帛絹絲。 而兩淮的總收入則在700萬貫左右。 大宋朝打仗不行,搞錢它說第二,其他朝代不敢說第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