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來,我倒是小看了高俅。”唐恪捋了捋胡子,“御史臺的人,沒有彈劾高俅?” “有,今天一大早彈劾的奏疏就報上去了,沒動靜。” 唐恪嘆了口氣,說道:“那就等吧。” 陳介然又說道:“唐相公,有好一些人已經(jīng)跟我說,準(zhǔn)備辭官,官家被奸臣蒙蔽了圣眼,現(xiàn)在人心惶惶,若再這樣下去,誰還愿意當(dāng)這個官呢!” 唐恪心中不屑,他們辭官? 他們有這個種嗎? 雖然那些人已經(jīng)富得流油了,可做官才會更加有錢! 誰愿意放棄手里的權(quán)? 沒有人愿意! 他們不過就是來你陳介然這里吐吐苦水,讓你去做前鋒,以此給趙官家施壓。 唐恪心里清楚,但他不說出來,那些人想這么玩就這么玩咯,反正他唐恪現(xiàn)在是個閑職。 尚書右仆射,僅次于太師的從一品大員。 朝堂風(fēng)云變化,一時間大家都捉摸不透。 參知政事的人選也未落定,舉薦的奏疏還在往上遞。 舉薦奏疏在幾日之內(nèi)堆成山,但趙寧一封沒看。 為什么? 因為我大宋朝的舉薦制度和大明朝的廷推一樣,就是扯淡。 一群官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舉薦自己的人,被舉薦者上位后,出了問題,舉薦人也不必承擔(dān)任何責(zé)任。 不必負(fù)責(zé),所以許多人要么張口就來,要么謀私。 所以那些舉薦奏疏根本沒有看的必要。 這舉薦制度也是要改的,但不是現(xiàn)在,凡事有輕重緩急。 五月二日,剛殺了一批人,河北的消息終于再次傳過來了。 得知宗澤正退兵和磁州,大名府危機(jī)解除,金兵全線退兵,趙寧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高俅帶著他們的狗腿子們還在繼續(xù)抄家。 而河北各個州府的匯報文書已經(jīng)快馬加鞭送到京師。 一封又一封奏疏在這段時間,如同雪花片一樣落到趙寧面前。 消息慢慢在京師傳開,金人已經(jīng)退出了磁州以北。 甚至在五月四日,有一些消息傳過來,金軍的主力可能退到了太原府。 現(xiàn)在,朝廷才真正確認(rèn),金軍的大軍是真的往北撤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