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尚未傳來最新消息。” “朕知道了。” 趙寧也不急,眼下一切都急不得。 汴京城內現在對河北、河東局勢各有說法,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勢頭,搞得依然是人心惶惶。 混沌錯亂之時,作為皇帝,就更不能急。 要沉穩,從容,這樣其他人才不會亂,投機分子還沒有那么容易搞事情。 棋總得一步步下的。 他斷定金軍是真的撤走了,而宗澤一定能穩住現在的局面。 先是張浚抵達宮內,在文德殿召見了張浚。 張浚這個人在兩宋之交的歷史上,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角色。 他甚至比李綱更適合做樞密使。 李綱曾被諸多人彈劾說不懂軍事,甚至岳飛也彈劾過李綱。 當然,這不是說李綱真的不懂軍事,只是大家的論點不同,或者說李綱的軍事才能只能算一半一半。 那張浚的軍事才能就很好嗎? 也未必。 這些人真正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關鍵時刻,能扛住大局。 兩宋之交,出現太多不靠譜的人了。 近的就說童貫,打遼國命令種師道對敵人采取“非暴力不抵抗”的政策,后來金人南下,扔下北線所有人,獨自逃回東京。 在一些關鍵的位置上,未必需要你精通非常專業的技巧,但一定要懂得穩住大局,把事情扛起來,讓下面的人能有條不紊地運轉。 這一點,無論是李綱,還是張浚,都是非常不錯的。 張浚走進文德殿,對皇帝行禮:“臣參見陛下,圣安。” “你來了。”趙寧語氣很平淡。 “不知陛下召見臣,有何吩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