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躲過一劫的仁愛學院打得更慢了。 任振南意識到小玉和周然的反擊速度不容小覷,如果是比賽打到一半突然反擊加速,那就當真會被打一個措手不及了。 他呼叫擋拆,杜嵐是一個不拿球就是全明星,拿了球卻是一個藍領(lǐng)的球員,非常高質(zhì)量的掩護,也就是這一個擋拆,進攻機會就出來了。 “換過去!” 小玉立即讓余高爽補防任振南,小陣容的好處是,可以更放心地換防,余高爽速度可以勉強跟上,恰好杜嵐好像沒有什么進攻能力,只要不讓他輕松切入接球就行了。 另一邊,湯米奇正借著文志雨的掩護兜出接球。周然繞開掩護,給湯米奇接球,但防守位置沒有丟掉,湯米奇要單打他,難度是不會低的。 誰知,湯米奇只是做一個手遞手掩護,任振南這次總算出了機會,他的出手也很果斷,即便他比賽的投籃命中率只有大概30%左右。 不中! 余高爽和杜嵐同時起跳,他們卡位誰也沒卡過誰,一個自認為可以依靠彈跳力取勝,一個自認為身高優(yōu)勢就已經(jīng)足夠。 不過他們誰也沒搶到,籃球在他們的爭搶之中出了底線。 裁判大手一指,指向了對面半場。 余高爽暗自偷笑,他感覺這球是他碰出去的,但裁判卻給了后場球。 杜嵐對于裁判的判罰沒有任何意見,趕緊地就回自己后場防守。 一切看起來波瀾不驚,雙方都在找感覺,打了三分多鐘,比分只是5:4。 星辰大學由白有維和小玉分別得到兩分,余高爽造成杜嵐犯規(guī)兩罰一中,防守反擊的打法打得還算流暢,不過并未能迅速建立起優(yōu)勢。 仁愛學院的4分由張波和文志雨得到,他們都是通過團隊擋拆得到機會打進。 倍受期待的湯米奇對周然的最強分衛(wèi)之爭并沒有動靜,湯米奇就好像只是仁愛陣中很普通的存在,拿球傳球,幫隊友掩護,什么都做一點。 只有熟悉仁愛學院的人才知道,在孫鶴的帶領(lǐng)下,仁愛學院本就不是湯米奇的一人球隊。 他們的個人能力都不高,所以就更那個需要團隊的力量來支撐。 湯米奇也很明白這一點,他有時候是可以一個人力戰(zhàn)40分鐘取得比賽勝利,但他不能確保每一場比賽都能如此。 見防守反擊沒打出什么優(yōu)勢,丁奕可罕見的率先叫了暫停。 暫停之前衛(wèi)肖和馮康健就被喊起來熱身,沒有意外,這次暫停的調(diào)動就是把他們兩人換上場,打回陣地戰(zhàn)。 小玉和白有維被換下,在自己家門口作戰(zhàn),衛(wèi)肖沒想到這么快就上場了。 “加油衛(wèi)肖!” 隱約之中,他聽到有人喊了他的名字,還是個女生。但看向密密麻麻的看臺,并沒有找到確切的聲音來源。 不管了,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賽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不能在全校師生面前丟臉。 賽前他就有專門復習了一下仁愛主力控衛(wèi)的資料。 任振南,身高1米9,這身高對矮了3厘米的小玉來說沒什么,但對只是剛好長到1米80的衛(wèi)肖來說,就是對抗中不能忽略的一點了。 這個星期衛(wèi)肖看系統(tǒng)界面,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高長到了180,看來打工掙錢補營養(yǎng)還真沒白費。 不過這最多就是對心理上產(chǎn)生一些影響而已,當他控球面對任振南,還是感覺到了身高差距所帶來的劣勢感。 好在任振南不像凌戰(zhàn)一樣有著難搞的單打能力,防守他只要跟緊就行。 就是進攻上可能會難一點。 身高和速度都比不過對方,衛(wèi)肖只能等待機會,出其不意了。 廖羽豐和周然都在場上,再不行馮康健在內(nèi)線,或者叫擋拆,有了粘性控球這招,衛(wèi)肖的選擇足夠豐富。 記得丁奕可開始的時候說,進攻重點先放在鋒線,咱們她并沒有說把進攻更多給誰,也就是這個方針不變。 所以把球給廖羽豐就對了。 和廖羽豐對位的人已經(jīng)變成了99號董天,董天張開結(jié)實的雙臂,死死地盯著廖羽豐。 廖羽豐不著急耗費體力單打,他呼叫馮康健擋拆,董天選擇繞后,放廖羽豐投籃。 他很清楚廖羽豐擅長用突破制造機會,但中遠投卻不是特別準。 廖羽豐知道他如果中遠投毫無威脅,對方就可以一直這么放,看準直接出手。 命中! 只可惜,這球并不算是衛(wèi)肖的助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