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需要內外兩堵墻,外墻的材料要求需要更高,要能夠承受180多度的高溫,零下100多度低溫,還有應對高強輻射,承受一定半徑隕石的撞擊。 對于這個外墻的材料,江成建議是帶有記憶恢復功能的超高強度合金,外面再鍍防強輻射膜。 內墻則是作為第二道防線,材料強度要求可以稍微降一些,但要達到保溫、保濕等作用。 江成的這些提議,被這些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都接納了進入。 但這里面,經專家測算之后,目前的材料很多都不符合設計條件。 設計要求改不了,那就需要改進材料。 一處一處的設計,加上華國頂尖院士、專家團隊結合對月球環境的研究、嫦娥號探測器探測的數據資料,進行了材料強度和可行性分析。 于是,一個又一個需要研究突破的技術和問題也被拋了出來。 一個巨大的工程啊! 江成足足在這里待了十天時間,才方方和眾人溝通好了初步的設計需求。 預計把初稿拿出來,至少是3個月后了。 而正好這個時候,基地建設的團隊將會全部抽調齊全,相應的項目部會建設完全,基地詳細選址會下線。 當然核聚變電站也會著手開始建設。 在這之前,這里的電力,主要通過光伏電站供給。 臨走之際,江成看著一個個頂著熊貓眼的專家團隊前來為自己送行。 文溪少將更是重重地敬了一個禮。 “江院士,感謝您在百忙之中前來指導我們基地建設,有您這一指導,大伙的思路更清楚了。” 江成隨后和他握了握手,“你們辛苦!過些日子,我們會來著手建設核聚變電站,一些材料需求,我會加密發過來,還請盡快收集準備好。” “您放心,電站是基地的核心,我們會全力保障!” “那咱們下回再見。” 江成向眾人招招手,上了防彈車,馬衛軍等保鏢也迅速上車,往峪關機場而去。 小小的基地指揮部很快消失在了視野之中,茫茫的戈壁灘夾著呼嘯的風沙,飄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