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拿技術分紅,也是非常舒服的。 “我也是這么想的。”江成笑著回道。 “那就好,現在魔都一帶用電需求很大,需要長距離輸電,夸父2號建造非常迫切。” 江成頓了頓,道,“如果要同步建設多所核聚變電站,制氘廠一定要先行建設,而且整個工序和提純效率還要再提升一些。” 就目前夸父一號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蒸餾法,從海水中制取重水,再由重水制取氘。 整個工序中,也需要大量電力支持。 效率也是一樣,受到了限制。 當前的夸父一號制氘廠,其產量僅堪堪能夠支持電站持續運轉,基本沒有什么富余。 眾人都是點頭,沉思了起來,有人不解地問,“江院士,氘氣在海水中不是很多嗎?” “那是總量。平均一升海水中只能夠提取到0.03克的氘。” 相當于一噸才能提取到30克而已。 當然這30克氘,也能夠聚變出不少的能量了,用來發電更是至少250萬度電。 但這也能看到提取的難度,需要蒸餾、離心等諸多辦法,才能制得。 “其他幾個電站,也像這樣建設制氘設備,就可以了嗎?” “當然可以,我只是想說的是,制備技術,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江成點頭說道。 “這次回去,我們會盡快討論確定,爭取一到兩個月內啟動夸父2號、夸父3號建設,規模要比這兒大。”領導們笑著說道。 江成笑著說,“也正好,我們的高純度碳納米材料已經制備了,特別是碳納米管超導材料有了突破性進展,我相信未來的核聚變發電站發電效率還會更高。” “好,好啊!”領導撫掌,開懷笑了。 技術的改進、突破,對于在核聚變技術領先的華國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這意味著,領先會是持續的領先。 而別人,永遠只能是追趕。 參觀很快結束了,臨走的時候,江成陪著幾位領導在基地處看著遠方。 “小江啊,南天宮計劃馬上就實施了,咱們天上的電力,夠不夠?” 江成停步,看著海邊的天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