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空之中。 一個占地600余平方米的建筑快速地圍繞著地球轉動著。 不過是一個多小時,便繞地球一圈。 地上一天,天上卻是15天。 像是梁春,第一次上天的時候,那新鮮勁不知道有多大,特別地興奮。 但真來到楓火了,這才發(fā)現(xiàn)上天下地,就像是吃飯喝水那么簡單,不過是半年多,他就已經(jīng)上天6次了。 這一次更是帶著3個小年輕要在上面待上一個月時間之久。 因此看慣了窗外蔚藍的地球和云涌,反而沒有了那么多激情了。 分配任務,互相合作,很快梁春四人就把第二批送上來的物資收拾整理好,并按照江成和工程師們交代的,開始了組裝碳納米制備生產(chǎn)線。 當然,也不是他們單機裝,在指揮中心有著工程師通過視頻指導。 四人穿著地面上休閑的衣服,一飄一飄地進行著作業(yè)。 畢竟太空是微重力環(huán)境,他們操作得有些慢。 好在時間也足夠多,在BI站,還特意開了慢直播,一邊是太空實驗基地外部高清攝像頭拍攝的地球照片,一邊是內(nèi)部工作區(qū)域四人忙碌的身影。 “張工,這個是安裝在這兒吧?”鄧紹開口問道。 雖然在地面上已經(jīng)模擬訓練過了,但這會兒鄧紹還是確認了一下,生怕出什么差錯。 “對的,這個是離心機上面的控制設備。”地面上的白頭發(fā)張工程師點頭說道。 他也是很激動,這個生產(chǎn)設備第一次上天去,他們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樣,但江成說了,可以制備更高純度的碳納米材料。 未來用處很廣泛。 當然這種高純度的碳納米價格也遠遠不是地面上用來做碳基芯片的材料能夠相比。 光把這些生產(chǎn)出來的材料運下地面,那運費也是老貴了呢! 幾人已經(jīng)安裝了整整一天時間,等到快下班的時候,這才基本安裝完畢。 這還是為了方便安裝,很多都是模塊化設計。 張工看了看,“都檢查檢查,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我們進行開機實驗。” “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