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腦海里頭一遍又一遍地過著記憶。 “我感覺,有幾個地方沒有記牢,現在回想也還是不夠準確。”羅鳴有些郁悶。 江成倒是沒有著急,“行了,你繼續休息吧,晚些時候,我們再來。” 張瀾拿著書籍,隨后跟著江成離開了實驗室,“江董,這記憶效果感覺非常明顯啊,就是長時間記憶,似乎還存在問題。” “嗯,目前我們改變的主要是d型短期記憶神經元,所以羅鳴在短期記憶上,還是非常迅速,但如果沒有多次記憶訓練,這些記憶無法形成長期記憶,還是會有記憶丟失現象。” “那,我們是否有解決辦法?” “解決辦法,可以嘗試一下,但我估計依舊需要多次訓練,形成固化記憶。”江成想了想說道。 首先的辦法,便是讓c型神經元也融合碳納米管。 但這個辦法并不是非常好。 因為這類神經元數量相對來說,遠遠沒有d型神經元那么多,而且目前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難保不會發生問題。 因此,江成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改進攜帶的碳納米管程序,同時優化蛋白攜帶信息,提升一定程度上讓d型神經元變異的幾率。 也就是說,讓人們通過反復多次的記憶訓練,讓部分生物芯片神經元形成固化,成為長期記憶。 當然這是江成設計的第一代產品。 未來他還將通過生物芯片神經元形成的多維神經網絡模型,實現碳納米管記錄信息,并通過神經擬態交互給神經元。 這種辦法能夠讓記錄在碳納米管中的信息永久保存,和江成現在體內的神級記憶差不多。 但這個只是江成未來推進科技發展的方向,并不是急著解決的問題。 并且這技術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解決的。 江成能夠通過這個辦法,實現記憶的大幅提升,已經是非常巨大的技術提升了。 因此,在江成看來,自己這一代技術,只能說是協助記憶,而不是實現生物芯片幫助記憶。 可張瀾不這么認為,在他眼里頭,這個技術已經是超級牛逼了。 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產品。 哪怕是極強的短期記憶,這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是望塵莫及了。 等到晚上的時候,江成和張瀾繼續前來測試羅鳴的記憶成果。 果然,在這個時候,除了第67頁,他反復記憶了,實現了比較準確的背誦之外,其他4頁內容,只能記了幾句話了。 …… 第(3/3)頁